鄭家的人真是太好,太用心了。
雖說今天有些想家,但鄭家對他是真的好。
虞瀾意看了一眼鄭山辭,鄭山辭還是笑吟吟的。
嫁給這個人,虞瀾意沒想到家裡的人還這麼好。這不比京城中的有些勛貴子弟更好,虞瀾意心裡美滋滋的。
新奉縣自打來了新縣令變化是巨大的,百姓臉上帶了笑,把自己種的菜也運到縣城裡賣。縣衙收辣椒跟大豆、芝麻,他們多是把這些賣給縣衙。
以前還怕縣衙,現今跟縣衙的人打交道打多了,也發覺以前的衙役講道理多了。鄭山辭沒有虧待縣衙里的人,月中旬都會把他們召集起來,讓膳堂給他們煮一頓好飯好菜,每月不時還有水果可以吃。俸祿都是發足的,沒有上面的人敢貪污。
戶房跟工房都抓了不少人,有的還是江主簿的親戚,求情都沒用,法不容情。來往的商旅多,還有在這落腳,打算長期做生意的。
新奉縣在一點一點的變好,外邊的人看見了水泥路,看見了辣醬廠、紡織廠、榨油廠,他們單知道新奉縣有了產業,但很少有人把這些聯繫到在這個地界上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過。百姓有地幹活就能賺錢,縣衙的人不欺辱他們,這便是世間頂好的,百姓心裡對未來有盼頭。
「天氣大了,鄭大人說了修水渠,這修好了也要等到明年才能用。」一個老農挑著水給田地里的藥材澆水。
他們新奉縣本就熱,夏日氣候就更熱了,怕把藥材熱壞,他們家裡的人都出動了來挑水。兒子們好歹是勞動力,二兒媳跟三兒媳在家做飯,他媳婦跟大兒媳都挑水了。
這也勿怪把婦人都喊上,氣候大,要是藥材死了,他們就沒多少收成。人多曬曬,這麼多年都沒事,忍著太陽多賺點錢。
「要是鄭大人早些年來,我們這就有水渠了。」
二兒子:「當時梁大人也說要修水渠,不過是早早了事,根本就沒什麼用。還說這些官為了政績,為了政績這修的水渠也是一個假把式。看著是好的,實際上根本用不上,比繡花枕頭還沒用。」
「鄭大人不是這樣的人,你也看見了我們去縣衙里把枸杞賣了換銀子回來。」老農沒反駁二兒子的說,只說鄭大人跟其他的大人不一樣。
他們沒功夫閒聊,繼續挑水去。忙到晚上回到家裡吃飯後躺在床上就能立馬睡過去,家裡的婆婆跟兒媳輪流做飯,這般相互扶持著,各司其職,等秋季剩餘的藥材成熟就好過了。農戶家都是這樣的,有孩子的,回來逗逗孩子,樂呵呵的數一數家裡的銀兩。看著家裡的錢慢慢的變多,身體上的疲憊就少許多。
……
虞瀾意把長壽麵吃了。
徐哥兒,夏夫郎,高含他們三個也來了,縣衙里其餘的官都送了禮,金雲登記在冊。
哥兒們都說著吉祥話,虞瀾意謝過了。
「虞少爺,我們還沒有去過京城,你能講講京城的事麼?」有哥兒問道。這哥兒看上去只有十六歲,眼眸天真。
虞瀾意便說說。
其餘的哥兒跟姐兒也是豎著耳朵在聽,聽著就露出嚮往之色。
鄭山辭同幾個同僚在說話,他聽見虞瀾意在說京城的事,一看這些人給他圍了一圈,跟說書聽故事似的。他只稍看一眼,唇角就蕩漾開。
「水渠這是一定要修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