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鄭夫郎把皂角摘完,他不跟苗嬸閒聊自己下山去了。
他回到家裡,其中一個侍從把家裡的衣裳拿去河邊洗,另外一個在家掃院子裡的灰。以前院子裡是泥土做的,一下雨就踩了很多的泥水,進屋子全是泥腳印,就是天晴天,用掃帚去掃也總覺院子裡灰撲撲的,怎麼也掃不乾淨。現在這院子用石板鋪面,用掃帚掃地就方便多了,看著還乾淨。
侍從把雞已經殺了處理好了,看見鄭夫郎回來,他忙去灶房洗了桃子出來,擱在院子裡的桌子上,「夫郎用點桃子。」
鄭夫郎哎了一聲,把背簍放下去去洗手後,拿了一瓣桃子。桃子多汁又甜,鄭夫郎的後背靠在椅子上,這椅子後面是鋪了棉的,躺上去很軟。
「你也吃。」
侍從笑著說,「夫郎,我先去把雞處理了,您想吃什麼樣的雞?」
鄭夫郎:「把它炒了吧,多放點辣椒,爆炒。我今早去山上撿了山胡椒,你拿去做雞正好。」
侍從應聲,把背簍拿到灶房裡。
鄭父在田地上費勁,晌午也不讓鄭夫郎給他送飯了,自己扛著鋤頭回去吃飯。活不多,不用日頭大的時候還在地里耗著,回去吃了午食,還能睡個午覺再去地里。
想到今早說的吃雞,鄭父腦子裡想著,腳步加快。他回去的路上還遇見一些女子跟哥兒去給在田地間幹活的漢子帶飯去。
「老鄭又回去了啊。」
「鄭大哥這日子真美。」
「鄭叔叔趕回去吃飯啊。」
鄭父跟他們說幾句話,也沒耽誤功夫,他在村頭遠遠的看見那青瓦白牆的院子,心中一陣高興,還沒進院子,就聞到了從家裡飄出來的香氣。
他進院子,把鋤頭一放,去灶房把手洗了,鄭夫郎哎一聲,「快過來,準備吃飯了。」
鄭父迫不及待來了:「還真是雞啊。」
去給漢子們送飯回來的人,聞到這香氣也是沒轍了。自打這些侍從來了後,鄭家是變著法的吃香的喝辣的,屋子大變樣。跟他們這些人家完全不一樣了,這青瓦房比里正家的還要氣派,估計要花上百的銀子。還有這豬崽跟牛的,也養上了。
「別說找個像鄭大人那樣的兒子了,哪怕是考上一個秀才我們的日子也好過。」
「這話說得好聽,哪有那麼容易的事。不說我們村跟鎮上,我們整個縣城才幾個秀才。」一個婆婆拿著自家老頭子吃完的食盒回去洗碗了。
說說酸話也就罷了,鄭家的福氣是他們羨慕不來的。
鄭家生活這方面是兩個侍從接手了,連吃飯的碗筷都換了新的,白白的瓷碗,看著就喜歡。還買了鐵鍋,這鐵鍋的價格可不便宜,村子裡沒幾戶人家捨得買鐵鍋來做飯,一般都是用陶鍋、石鍋。陶鍋保溫性差,但很快就能讓鍋里的食物受熱,重量比較重。石鍋保溫性好,但不易受熱,重量也很重。
鐵鍋分量輕便,能讓食物很快受熱,比較受熱均勻,避免食物部分燒焦或是沒熟,炒菜的味道更好,因為受熱均勻,還能省柴火。
清鄉村里還有一戶鍾家,以前鄭家沒發跡前就他們家在村里最有錢,也是村子裡的人眼紅的人家,現在鄭家發跡了,他們老鍾家就顯得不那麼有錢了,沒啥值得得意的。
鍾家有兩個兄弟兩個姐姐,這兩個姐姐都是嫁到外村去的,其中一個大姐生了兩個孩子,結果大姐夫得了癆病去世了。大姐一個人拉扯著孩子時不時還要跑回娘家薅點東西,要麼就是農忙的時候求著娘家人幫忙。
要說鍾大姐剛開始嫁過去的時候,還是個富裕人家,家裡有幾十畝的好地,女婿樣貌也好,怎地就生了這病。生了兩個孩子也不好再嫁,家裡只她相公一個兒子,現今那邊是需要幫襯的,直到把田地租出去,這日子才好過了。
二姐嫁得平常,嫁給了一個獵戶,反正兒只有過年過節的時候才回去,餘下的都是跟著獵戶上山去住。過年過節這些野味鍾家是少不了的。最有出息的是兩個兒子,小的在鎮上做帳房先生,一個月就有四兩銀子,大的那個在鎮上開了一家食肆,自己做老闆。每回兩個兒子從鎮上來看家裡的人,都是大包小包回來,村里人看著就羨慕。
這次大鐘買了豬肉跟堅果回來,在路上鄉親們只是很尋常的跟他說話,問了買的什麼東西就沒其他了。
「爹娘,我來看你們了。」大鐘喊道。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