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力氣不大,比不上大哥。」虞瀾意笑著說。
一陣陰風吹來,鄭山辭不禁說道:「我們也看了,現在便走吧。」
虞瀾意點頭:「這地方說是一個貪官的住所,因貪污幾百萬兩銀子,家裡被誅九族。本來這宅院是賣出去,結果住進去的人說是有鬼便把這院子荒廢下來。我們小時候就愛來此地玩,晚上我是不敢來的。現在都過去這麼多年了,這地方還是沒人肯住。」
鄭山辭跟虞瀾意離了這塊宅院,幾日後,鄭山辭去早朝,這宅院就住人了。住的人是從地方上升上來的工部侍郎。
這工部侍郎是得了魏首輔的票擬,陛下就批准起復了。工部侍郎有功績在身,資歷又老,有格成為侍郎官。這廂到底還是讓魏首輔添了羽翼,陛下便也是默認的。
鄭山辭瞧這些黨派之爭,便是獨善其身。
他跟內閣的關係也就是上摺子的關係,避嫌之下跟雷閣老的關係也是普普通通的,至少在表面上他們看著很是冷淡。
鄭山辭還在倒騰漕運的事。朝廷每年要花的錢太多了,光是讓底下的河道官少貪一些省下來的錢還不夠應付,鄭山辭要打擊偷稅漏稅。
這田地盯得緊,如今沒人在田地上耍心眼,要想掙錢就把目光放在海上了。
這海上的稅收得比田稅還要貴,這來來往往倒騰物件去賣,能賺不少銀子。像是京城的香料本來是三兩銀子一截,賣到地方上就賣個五兩銀子,加之各種傳聞說京城貴婦都用這樣的香料,一把這名頭打出去。地方上的大戶就喜歡這香料了,覺著自己用這香料便跟京城中的貴婦們一樣。
凡是從這船上出去的物件都要翻了價去賣,有的更甚到外邦去賣,這一趟來回最低就是半年,一船貨賣下來能淨賺十幾萬兩銀子。海上風險大,財運也多。
這稅收就收了三成。鄭山辭來碼頭看過,每日船隻來往繁多,決計不會只有那些稅收。他心思活絡便想有的人在海上有暗道能進京,還不被人發現。要麼就是河道官被收買了。
鄭山辭點了趙主事跟玉風的名,讓他們這幾日去探查一二,不能打草驚蛇。另外既是商人可以做海上貿易,他們官府也能做。
鄭山辭心裡盤算著跟工部尚書拉拉關係,讓他們多造幾艘大船,讓兵部跟戶部的人牽頭,一併去外邦賺錢。
他動了這樣的心思把公務處理完後打算休沐日時遞上帖子上門拜訪杜岳。
這邊鄭山辭忙著讓漕運多賺一些錢好攢點家產,這邊內閣中時閣老就上摺子要致仕。
武明帝挽回一二,時閣老心意已決,武明帝只好同意時閣老賦閒歸家。
晌午用膳時,杜寧瞅蕭高陽:「時閣老致仕之事,你知道內情麼?」
蕭高陽是時閣老的兒婿,時閣老只時哥兒一個獨生子,對待蕭高陽猶如親子。
「岳父的事我不知,但岳父這些年確實身子骨弱,心力有所不逮,退下來好好的養著身子也成。當閣老要在內閣輪班,岳父年輕時還能熬,年紀大一些就不成了。」
時閣老現今六十多歲確實是年紀有些大了,時哥兒是獨子又是老來得子,一家子寵愛萬分,挑中蕭高陽這個狀元做兒婿,心裡也是多方考察才選了他。
鄭山辭說:「該讓蕭兄照顧一二才是。這四個閣老,跟蕭兄有關係的就占了兩位,時閣老退下了,還有蕭閣老在。」
姜蘭禮:「我也是忙昏頭了,不曾想蕭兄這才是精貴之人。」
蕭高陽知好友打趣他,忙不迭擺手:「蕭閣老的親子都未曾說半句,我們這些親戚就湊上去攀關係使得人討厭。」
他向來是外人裡面謙虛又溫和,心裡雖得意自己的狀元身份,但好歹是不露聲色的。進了官場,只自己時不時給夫郎樂呵幾句,在官場卻是踏實穩重的。
「蕭兄說得對。」梅淮極為讚賞。
「蕭兄還有一事要問,太子殿下去了翰林院,還問打聽這事。」姜蘭禮問道。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