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貴妃吐槽日常(清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一群人埋怨著無妄之災,數落來說落去,最後說落到那群考生身上。

「要不是他們多事,朝廷怎麼會關注到報館,怎麼會想著封禁?」

「不就是一個破句讀嗎?翻來覆去吵,這下好了,吃飯傢伙都要被人抄了!」

「唉,報館要是關門,我得回老家了,想想努力半生,最後還是空著手回鄉,無顏面對家鄉父老!」

你一句我一句越說越悲傷,京城居住大不易,破產在即呀!

「其實也不是沒有挽救辦法。」沈韻庭突然冒出一句話。

其他人目光如炬看向他,「沈兄,可是有好主意?」

沈韻庭手指放在桌面上輕點,「這事解鈴還須繫鈴人……」

第34章

在座諸位面面相覷, 有人被驚醒,「沈兄指的可是會館那群學子?」

沈韻庭含笑道:「此事終歸因他們而起。」

他看了看左右道:「我的報館每日都能收到十多封稿,也有些走人情想要我幫著刊登到官報上, 想來諸位的報館跟我差不多。」

「此事到底是他們鬧大的,還需他們平息。」

安善優有些不解,「談何容易?我聽說因句讀一事, 已經有人寫信去了江南,請教梨洲先生,也有人去信船山先生, 到時勢必令江南文人震盪, 哪裡還能平息?」

安善優口中的梨洲先生和船山先生乃是黃宗羲和王夫之兩人,他們二人跟今年正月離世的顧炎武並稱當世三大儒。

三位大儒名下弟子眾多, 遍布江南和兩湖, 也就是天下富裕之地。

句讀一事若是傳到南邊, 到時可就不是京城這點動靜了。

「我們無暇顧及將來之事, 當務之急是保住你我的報館。」

「沒錯, 沈兄此言有理。」

「可是要如何說服那些學子?」

那一個個都是舉人,舉人可以做官了, 最差也是一地縣令。

「這個倒不難, 我等只要將朝廷要封禁報紙一事透露, 再這樣……那樣……」

***

江蘇會館附近的一座宅子裡, 陸肯堂正在接見幾位同鄉。

「陸兄, 可聽聞朝廷要封禁報館一事?」

相互見禮後,前來拜見的人里就有人迫不及待詢問。

陸肯堂,江蘇人士,有過耳不忘之資,曾見過顧炎武, 被誇贊有狀元之資,弱冠之年便得秀才之身,之後以歲貢生身份進入國子監讀書,去年回江南鄉試初下場便得第五名。

回到京城後,他便成了江蘇學子中的名人。

陸肯堂點頭,按照他鄉試的成績,他大可不必再參加會試,直接等待朝廷授予官,可他不願意,沒忘記被誇贊的狀元之資,區區一個經魁如何讓他滿意。

回京城後,他回到國子監埋頭讀書,國子監消息靈通,自然也是聽過朝廷要封禁報館的消息。

報館若是被封禁對於百姓影響不大,對於文人影響可就大了,朝廷本就不允許學子議論政事,若是再關了報館,意味著朝廷控制言論的手段更加激烈。

往後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會不會再出現以「文」論罪。

陸肯堂嘆息一聲,「國子監諸位同窗皆已知曉。」

來人立即道:「朝廷不允許我等討論朝政,句讀與朝政無關,可是反對聲者眾才引起朝廷警惕?」

不允許討論政事,好不容易出現一個句讀,能讓他們暢所欲言,怎麼還連累報館要被封?

陸肯堂多聰明,立刻明白他的未盡之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