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貴妃吐槽日常(清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占據兩畝多地的廢水坑,原地已經建起兩層,正在往三層建造。

遍地都是紅磚鋼筋,這個工地上起碼有三四百人在忙活。

他還看到背著磚的女人,臉曬得又黑又紅跟男人沒差別。

當然兩畝地不可能全都拿來建造這一個高樓,其他地方還修了不少剛完工的地基。

除去這個高高大大的建築以外,最顯眼的莫過於一個四四方方的建築。

這個建築很高,像高塔一樣,只是高塔是圓形,它是方方正正的四方形。

這個建築建得很高,眼看都快超過內城牆了,這樣高的建築顯然是不被允許的,也不知道為何官府沒有阻止。

趙西將蘇培榮交給這裡的管事,管事也是年輕人,叫關少卿。

他和和氣氣將蘇培榮帶著走了一遍他接手的工作,確認他都記下後才道:「最多半個月,會有一位江南過來的□□事,到時他會全面接手我的工作,你配合一下。」

蘇培榮忙應下。

關少卿又補充了一句,「那鐘樓可要時刻盯著,高度得足了,十丈高,少一寸都不行。」

「鐘樓?」

關少卿看向一旁,「就是那個。」

蘇培榮看著四四方方的樓,心想,原來這個叫鐘樓啊。

關少卿又領著他去了辦公室,讓他看了一眼已經收拾乾淨的屋子。

「晚上要安排人巡邏,雖然有夜禁,難免有乞丐流民的,這裡到處都是鋼筋,上個月就有不少廢鋼筋被人撿走,若是不加以禁止,周圍的居民怕是會過來哄搶。」

蘇培榮鄭重點頭。

關少卿交代完,也沒有多待,「以後我會待在墨家學院,你要是有事可以找我,當然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去。」

蘇培榮抓了抓頭,那他是去還是不去?

關少卿將手裡的活移交後,就跟甩掉麻煩一樣,迫不及待騎著馬跑了。

他本是墨家學院的一員新生。

墨家學院就是研究各種機關的,今年新開,網羅了民間不少發明家。

三個月前,上面送來兩座精美的自鳴鐘,要求研究透了,最好能復刻出來,要是能超越就更好了。

在經費給足的情況下,墨家學院全體師生投入研究,一個月複製出一模一樣的自鳴鐘來。

新生里一位叫孫杰的學生將自鳴鐘縮小,縮小到巴掌大。

據說他現在在研究縮到更小,最好跟指環差不多。

上個月上面又派發了新任務,讓他們將自鳴鐘擴大,擴大到十丈高,一套齒輪同時帶動四個自鳴鐘,地址都給他們選好了。

這個任務能不能完成關係著他們明年獲得的經費,上面每年撥出的經費就那麼多,五六個學院一起爭搶,僧多粥少不努力怎麼成?

關少卿所在的小隊負責盯著鐘樓的建造,要按照他們算的尺寸來,一旦出現誤差,那些巨型齒輪可沒辦法調整大小。

他也沒料到盯的時候還被安排了活,盯著整個工地,小隊裡的其他人也不夠義氣,轉眼將活都丟給了他。

在他幾番抗議下,上面終於安排了倒霉蛋接手,關少卿別提有多快樂了。

回頭鐘樓建造過程都能寫幾篇論文出來,只要學院雜誌錄用了……

拿到畢業證的希望就大了。

也不知道上面怎麼想的,畢業生在畢業前得有四篇發表在雜誌上的論文。

那雜誌每期外面都有人買,濫竽充數肯定是上不去。

關少卿搖搖頭,不再想這件事,他上了馬車一臉期待往東便門去。

墨家學院不在城內,而是建在東便門通惠河邊上,這裡原來是前朝鹿園,現今荒廢,今年年初圈起來改成了墨家學院,目前只建了一座二層小樓,主體教學樓還在打地基。

因匠人都忙著菜市口和正陽門大街的水渠工程,墨家學院這邊只完工了二層樓用來居住。

老師教學都是在露天下,好在他們學習主意是動手,倒是不用像學四書五經一樣搖晃腦袋死讀書。

關少卿改乘船回了學院,光禿禿的兩層樓就在通惠河旁邊,地基打得挺高,一丈高,據說是防止通惠河漲水把樓給淹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