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貴妃吐槽日常(清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摺子上還有理有據,列舉了她占據的天產。

「胡說,大興縣那塊地是鹽鹼地是荒地,我開荒了難道不能歸於我名下?」

朝廷鼓勵開荒,她僱傭流民幫著開荒,還開了水渠洗地,將鹽鹼地變成了可以種菜的貧瘠地,這地怎麼不能算她地?

「還有黃家莊那塊地,是用來建了石料廠沒錯,可那也不是占用良田,那地方本來就是遍布石頭的不毛之地!」

到了下面竟然還有舉報她販賣私鹽。

她瞪大了眼睛,私鹽又是怎麼一回事?

她的生意里可沒有碰鹽。

「賣醬,比賣鹽便宜就說我賣的是私鹽?」

她將摺子往桌面一拍,「這誰呀,zhem不講理,把髒水往我身上潑?」

她翻到最後面,看到了名字,「和保是誰?」

皇帝抽出她壓在手下的摺子,回道:「吏部的一名官員。」

寶音尋思著自己何時得罪了人,讓人往死里搞。

販賣私鹽無論在哪個朝代那都是大罪。

皇帝方才只看了前面幾個指著,並未往下看,沒想到竟然還有私鹽這個罪名。

和保倒是無證據,列舉的是京城鹽價,和百貨鋪賣的醬價,然後計算出醬售出價格比鹽還要便宜,推測出百貨鋪販賣私鹽。

正常來說這個推斷沒錯,這裡涉及本朝的「鹽引」機制。

大清「鹽引」是延續了前朝做法,賣的鹽引是「□□」的,「鹽引」是跟民間買鹽和運輸的通行證。

鹽引上標註了鹽的數量和銷售場地,通常一個地區只有一個鹽商,這也導致鹽商的鹽想要賣多少錢就賣多少錢。

私鹽之所以泛濫就是因為私鹽是沒有交過稅,市面上的私鹽也比官鹽便宜很多。

這種行為朝廷肯定是要打擊,私鹽賣多了,誰還買官鹽,官鹽賣不出去如何收稅?

這醃鹹菜也是私鹽的高發地,百姓離不開鹽,鹽吃不起,買便宜的鹹菜也是一樣。

跟鹽不同,鹹菜不好查,各地都有鹹菜,一旦流入市場,很難追查到來源。

寶音聽皇帝說了這個中關係,有些不是滋味,「鹽場收鹽價格多少?」

「兩淮兩三文一斤。」

她眼神複雜,「京城官鹽四十八文一斤。」

別問她是如何知道的。

皇帝點頭,「漕運費用較高。」

[漕運?]

[這個詞在明清時期提到得比較多。]

「往後可以考慮走海運或者火車。」

既然路上費用多,那就省了這部分的費用。

皇帝覺得她想得簡單了,光是他想開海運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海運關係著漕運,關係著跟漕運相關上百萬人的生計。

他不知曉漕運的問題嗎?

若是有人能保證上百萬人和其家人的生計,能讓江南不生亂,他定然能夠保證大刀闊斧改革。

只是難吶……

皇帝笑了笑轉移了話題。

「和保上奏,怕是跟小舅舅有關?」

寶音驚訝。

能被皇帝稱舅舅的還能是誰?怕只有佟家那兩位了。

[我何時被佟家盯上了?]

皇帝摸了摸鼻頭不免有些心虛。

他明白這事跟之前他讓小舅舅去調查那件事有關。

外面已經下起了傾盆大雨。

天空跟破了個洞一樣,雨傾瀉而下。<="<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