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貴妃吐槽日常(清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寶音奇怪道:「收稅收銀票不是減輕衙門運送官銀壓力?同時還免除了經久不消的火耗問題?」

這話一出所有人都不自在了。

太子覺得奇怪,火耗有什麼問題嗎?

皇帝自然知道火耗是官員隱性收入,別看某些官員一年只有一百兩俸祿,可能火耗就能拿上萬兩。

火耗都快擺在明面上了,他不是不想解決這個問題。

理由還是那個,想要解決就得給官員加薪,國庫拿不出來這筆銀子,只能默認了那些隱藏收入。

佛倫站出來,「不如朝廷承認銀行發現的銀票可以流通,戶部這邊也支持收銀票但是不得強行要求地方。」

他又看向貴妃,恭敬道:「紙鈔的防偽是個難題,還有防火問題,地方收稅不容忽視,若是遇見大火或是匪犯,官銀還容易查出去處,這銀票只是一張紙隨身一藏想找到可不容易。」

[歪理,銀票只是一張紙,藏起來不花,那實物的銀子可是已經存入銀行。就算銀票毀掉了也沒關係,肉最後不還爛在了鍋里?]

她也見好就收,沒繼續不依不饒。

「這樣戶部從銀行借的銀子就以銀票發到順天府帳戶,這些銀子算是無息借給戶部,下面說說戶部打算分幾年還,是一年還一點,還是到期後一起還?」

「首先聲明小本生意沒辦法無期借下去,最多只能借五年。」

佛倫做不了主,戶部尚書這個位置就是燙手山芋,沒一個能坐長的。

他看向皇帝。

皇帝沉默後道:「每年還一點。」他看向佛倫,「戶部總不至於每年兩萬兩都掏不出吧?」

佛倫乾笑一聲,這讓他怎麼回答,他接手戶部尚書還沒半個月。

南書房人很快退去,張吉午也覺得大山被移走,肩膀都松許多。

他跟在索額圖身後,聽著索黨官員議論。

「皇上是為貴妃站台嗎?總覺得從讓順天府負責這個差事就不像皇上的手段。」

「沒錯,什麼招標,聽都沒聽過!修路鋪橋造房子通水渠這類事不是歸工部負責嗎?工部也太倒霉了,受到了戶部牽連,轉眼丟掉了這個差事。」

「五司才倒霉好不好,疏通水渠每年工部都會安排給他們,隨意敷衍一下就能拿到一筆銀子,往後這筆錢以後也沒了……」

張吉午搖搖頭,感情這些同僚什麼都知道就是在皇上面前裝啞巴。

他慢了幾步就發現明黨的人走過來。

「皇上對貴妃可是恩寵萬分,他可是親自下令不許後宮踏足南書房,沒想到今日竟然打破了這道命令。」

「貴妃千好萬好就是缺了一位皇子……」

說話的官員偷偷看了一眼前面的明珠。

「看明珠大人意思,依然支持大皇子。」

張吉午步伐變慢,他並不想摻和進奪嫡一事。

等回到順天府,他將南書房發生的事跟幕僚說了。

「這銀票屬下倒是知道。」他邊倒茶邊道:「從去年開始就有不少小商戶跟銀行借錢,雖然銀行需要實物抵押,但利息不算高,總的來說倒是促進了商業繁榮,據說去年泰山銀行在山西多個州府開設銀行,有多個豪商在銀行開戶。」

「這邊京師轉到的銀子可以存入這邊銀行帳戶,再花費少量手續費匯入山西的分行帳戶,就省了沿途帶銀子的煩惱,只這一項就方便了不少商人,聽說所到之處都受到了地方歡迎。」

張吉午端起茶杯,「奇了,就沒人偷學?」

「山西商人我記得可是很活躍。」

這時候正是山西商人活躍時期,在微商浙商未崛起前,朝中對有錢人印象多是放在山西人身上。

畢竟有些人做買賣,連國家都肯賣。

「倒是有,不少錢莊也做匯款生意,只是一百兩就要收一兩轉手費,泰山銀行存銀進去每月還給利息,取錢也不用手續費,跨地匯款才要,在人家銀行存幾個月說不定這手續費就掙回來了,不比錢莊划算。」<="<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