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貴妃吐槽日常(清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大明的寶鈔一度廢掉,明朝本該跟前面朝代一樣面臨錢荒這個難題,卻在永樂大帝手裡得到了解決。」

「啊……」

太子聽見明朝這個詞時心就咯噔一聲,他悄悄看了汗阿瑪一眼,要知道在大清可是不准提起明這個字的。

皇帝面色認真起來。

寶音擦掉黑板上的字寫了鄭和下西洋幾個字。

「鄭和幾次下西洋為永樂皇帝帶回大筆錢財,後期永樂皇帝幾次出征草原和修《永樂大典》的錢都出自這裡。」

「永樂皇帝之後的皇帝基本上被文人忽悠瘸了,開了海禁,只肥了沿海私船,這裡再額外說一下海禁伴隨的倭寇這一產物。」

「明朝時期日本屬於戰國,所以一部分倭寇竄到沿海組成海盜作亂,但是到了明朝中後期,這些倭寇身份就很複雜了……」

「明面上官府實行海禁,但是海上貿易的利益是越禁越猖獗。」

「一些走私船出海歸來是一本萬利,有些就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走私貨物無法變現,於是沿海士紳成為接手這些貨物的最好人選。」

「走私本來就是犯法,這些走私貨就讓一些士紳起了貪心直接吞了貨,走私的人肯定不甘心,也沒法報官,有些報官了反而被誣賴為與倭寇串聯的海盜,這些士紳有些是閣老告老還鄉,有些是當地望族……」

「若是朝廷,你覺得該信誰?」

太子和大阿哥啞然,實際上幾日前就有沿海官員上奏請求開海禁,朝堂內的反對聲就沒斷過。

「這些人猖狂到什麼地步?鄭和下西洋所使用的寶船,圖紙在正德年間不翼而飛,許多傳聞是被燒毀。」

她意味深長笑道:「你們覺得是真是假?」

太子想到幾年前的太和殿被燒一事。

這件事他印象太深刻了,因為他就住在乾清宮中,親眼看到濃煙滾滾,後來被汗阿瑪送去了慈寧宮,等再搬回乾清宮,太和殿已經燒沒了。

「應該是真的吧?」他遲疑說道。

皇帝皺眉,還沒從航海貿易所帶來的巨額收入中回過神來,這筆收入得多龐大竟然能支撐永樂皇帝五次北伐還為兒孫留下一個「仁宣之治」?

「明朝有兩都,南都和北都,跟《永樂大典》一南一北收藏一樣,寶船這樣的機密圖紙自然在南京也有備份。」

「你們覺得誰有那麼大能量讓一南一北的寶船圖紙不翼而飛?」

太子沉默下來,驚嘆那時的文官力量。

「是反對開海禁的人哦。」

寶音愉快地宣布答案。

「正是因為民間走私甚多,多到大量白銀湧入大明,多到大明給予了白銀法定貨幣的地位。」

大阿哥倒抽一口氣。

「原來白銀是外面傳進來的。」

他一直視西洋為蠻夷之地,現在才知道大清的銀子都是外面來的。

寶音拍了拍手掌,「沒錯哦,西洋國家眾多,相當於我們的春秋戰國,小國眾多,又因為上面有個基督教,他們屬於君權神授國家,國外登基都要得到教皇認可,所以不能隨意對其他國家發動戰爭。」

「時間一長,這些國家彼此聯姻,君主都是親戚關係,從鄭和下西洋開始,這些洋人意識到了東邊還有個富裕國家,便派人來這裡傳教。」

「這些傳教士開著船到處亂跑,發現了不少新陸地島嶼,也發現了不少金礦銀礦。」

「白銀對於我們來說是貨幣,對于洋人來說是不能吃喝的石頭,拿石頭換精美的絲綢和瓷器可是非常划算。」

皇帝終於明白了她的意思。

「你讓銀票成為法定貨幣是想驅逐白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