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種棉花差不多,棉花會種吧?」
棉花不就是挖坑澆水放種子嗎?
山西多個地區熱火朝天開荒,收到僱傭的百姓幫著地主種自己不熟悉的種子。
京城這邊也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這日小報突然出現了一篇報導,說是根據順天府給出的資料,近親結婚可能生不出孩子,就算生出孩子也多是體弱多病或身體有礙或智力發育不全。
這篇報導直接在京城掀起了軒然大波。
事關子嗣血脈延續,哪裡能夠容人忽視?
「什麼兩千年前就有祖先提出同姓不婚?」
「這小報說得有道理,漢朝之前是女稱姓,男稱氏,跟現在的姓氏是兩碼事,不能因為女子外嫁,就當她的血脈不是近親!」
「原來同姓不婚是這個意思,古時候的同姓其實是指血緣相近的男女,跟現在不是一回事呀!」
「所以表親成親不是親上加親,而是血脈回流很難生下孩子?」
「小報紙上不也說有幸運兒會生下極聰明的孩子嗎?」
「我婆娘還想幫我兒子聘請她娘家的侄女,這回得告訴她想都別想,我王家子嗣可不能斷在她手裡!」
「我鄰居於大嫂總是罵她兒媳婦是不生蛋的母雞,我還想著是親戚關係怎麼罵那麼狠,原來不是她兒媳婦不能生,是她兒媳沒法跟她兒子生!」
小報這篇文章直接在京師放了一記響雷,不知多少夫妻無聲垂淚,也不知有多少夫妻怒目相對。
「放屁!同姓不婚是這個意思嗎?」
有看到文章的衛道士怒目而視,紛紛擼起袖子拿起筆準備開噴。
朝廷這邊也麻爪了。
因為朝廷律法規定,凡同姓為婚者各杖六十,離異。
要真是古人同姓不婚和現在的不是一個意思,那就意味著這條律法得刪去。
最重要的還是對民間造成的動盪,萬一修改律法,得有多少夫妻關係破裂?
這日御門聽政,刑部尚書率先上奏此事。
皇帝已經提前收到了消息,只是讓他驚訝地是這件事他明令讓順天府私下查探,怎麼會被傳出去,還上了報紙?
他頭一次有了報紙也不受控制的想法。
不過事情已經發生了,還是要解決。
「同姓不婚跟現在的同姓不婚是兩回事?諸位卿家這其中有什麼說法?」
皇帝看向的是漢臣,畢竟這件事漢人了解得最清楚,滿人才入關多少年,怎麼可能知道這兩者之間的區別。
張英先站了出來,「皇上,這個說法很有道理,如今一些同姓血脈其實很遙遠,同姓不婚這條律法已經不合時宜,至於秦漢之前的同姓不婚確實指的是血緣相近男女。」
這兩個同姓不婚的區別就差了一張紙,如今被人掀開,哪怕有人想否認也找不到漏洞。
古人嚴禁同姓不婚就是嚴禁血脈相近的男女成婚。
不能因為現在女子嫁出去冠上了夫姓,她的血脈就不算這一範圍了。
滿人中不少娶了親戚的人臉色鐵青。
很簡單,滿人有收繼婚這個習俗,又加上滿人人口少,彼此聯姻定然有近親結婚的例子。
像努爾哈赤的重孫娶努爾哈赤的重外孫女例子屢見不鮮。
不少人聯想到自己失去的子嗣,這一算,上層特別是宗室皇室夭折的子嗣太多了。
以前猜測是漢人對他們的詛咒,現在看來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血緣太近的原因。
有人甚至想到當今皇上和皇貴妃身上,皇上有子嗣,他身體肯定沒問題,皇貴妃也懷過孕定然也沒問題。
為何兩人沒有生下孩子?
現在真相來了,因為他們是表兄妹,血脈太近了!
皇帝面色凝重,仿佛也受到了衝擊一般,吩咐身邊的太監。
「去宣太醫!將值守的太醫都喊來!」
乾清宮殿外的臣工沒有反對,這件事卻是問太醫比較方便。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