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貴妃吐槽日常(清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9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皇帝看到這荒誕的生病理由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對太子太嬌慣了。

說乾清宮鬧鬼,他這個乾清宮主人為何不知?

在看到寶音陪了太子一日一夜皇帝神色頓住,又認真看了一遍,確認並沒有看錯。

皇帝驚奇不已,半晌後得出一個結論,她定然是太愛他了,才愛屋及烏愛護他的孩子。

她都知道太子未來不是皇帝,為何還對他好?不就是因為太子是他的孩子嗎?

皇帝的心軟得一塌糊塗,恨不得一下飛回京城將人抱在懷裡。

寶音要是知道他心中所想,怕是得給他一巴掌讓他清醒清醒。

一場雷雨過後讓全京城人都很振奮,往年這麼大的雨城裡低洼處定然會出現內澇,今年返修水渠修得及時,還拓深了護城河,雨水及時被排出去,哪怕後來護城河水上漲,也沒有倒灌。

多少南城的百姓慶幸自己幫著去修了護城河,不然今年夏天又得蹚水過了。

一場雷雨天帶走了京城的黃沙,空氣像是被清洗了一般,明亮又清新。

寶音又想出宮了,她關心西山那邊的情況,然而還沒等她出宮,就收到了皇帝已經抵達大興縣的消息。

說實話她很驚訝,要知道昨日才傳來御駕蒞臨正定府的消息。

正定府聽著陌生,要是換成石家莊就不陌生了。

到了石家莊離北京也就不遠了,但是這麼快到大興縣,說明皇帝日夜兼程趕路了。

不過想到他那寶貝兒子生了一場大病,他急著回京也是正常。

她思考的是另一件事,她跟索額圖之間鬧得不算大,索額圖指使人砸她商鋪的事是洗不清,關鍵是找到罪證和人證。

罪證是至今未能尋回的被盜竊之物,人證她還等著索額圖自己送上門。

索額圖的罪證哪怕找不到,她還可以栽贓,反正這事了解內情的都知道是索額圖乾的。

至於她乾的那些就得在皇帝回來之前掃清證據。

皇帝一進大興縣範圍發現這裡變化很大,首先是百姓的精神氣,一看臉色就知道過得不錯。

大興跟涿州很近,若是說涿州百姓骨瘦如柴一臉麻木,那大興的百姓就不一樣了,精神氣非常好,就好像有了好期盼一樣。

他覺得有些奇怪,本來想找個莊子問問,誰料官道兩旁幾十里地都種植著一種植物。

放眼望去無邊無際,就好像天地間只剩下了這一種糧食了一樣,他面帶不悅,大興縣的縣令是怎麼指導耕種的?

他下馬走向田埂忙碌的一對老農夫婦。

「老人家跟您打聽一件事,這裡都是誰家的田地,官府不應該指導種植小麥嗎?」

戴著草帽的老農回過頭來,一見路邊大批騎著馬的人,立刻顫顫巍巍上前行禮。

「小人給貴人磕頭。」

「老人家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他望著看不到頂的田地笑著詢問,「我們只是路過,見這裡沒有種麥子有些好奇,老人家不必多慮,我們也算不上是貴人。」

老農見這群人個個穿著光鮮亮麗,還是旗人打扮,什麼不是貴人,這話聽聽也就算了。

「這地是我家的地。」老農緊張道。

皇帝見狀詢問了他家裡情況如何,日子還過不過得去,聽聞孫子進了義學讀書,又誇獎了幾句。

老人跟他熟悉了,這話也就放開了講。

「這地雖然是我家的,但是已經租出去了,地還是我們種,種什麼得聽人家的,人家免費給種子,讓我們集中只種一種糧食,等糧食收穫人家還會組織人過來收,收穫的糧食人家也願意收。」

他小聲道:「我們去年種過一次,一畝地比種麥子要高三層,往年交完稅後所剩無幾,去年多了十袋苞米,磨成面夠全家吃半年,還有今年去服役,乾的是挖河活,累是累了點,管飯吃,運氣好還有大白乾飯,菜也有油水。只幹了一個月,我兩大孫子個頭都長了。」

「這縣裡的義學是租我們地的商行辦的,十五歲以下孩子都收,分男學女學,也不指望我們讀出個名堂來,只要能認字出門不被人騙,我們就滿意了。」

「這倒是一樁善事。」

一聽還有女學,他有些奇怪,「這女學教授的什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