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貴妃吐槽日常(清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1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先挖地基,十多個人負責一家,只兩天工夫就挖好了,然後是往裡面添石料用水泥砂漿磨平砌磚塊。

地基非常深,跳下去都快到人胸口了,莊頭看著很滿意。

就這樣連蓋十多戶人家地基,後面的等晾乾,前面的地基晾乾可以往上面砌磚了,先用的是拆過來的磚,磚都是好磚,比紅磚還要結實,蓋到一半,換一戶,這樣輪了一圈後,又挖地基。

一直反覆,半月後一層房子起來了,開始封頂。

時間再倒退,各家各戶都留了女眷盯著新房子的進度,莊頭也留下來,和幾個老兄弟一起盯著。

房起元將母親留下,帶上行李和房爹去找活做。

他是認過幾年字,這時代讓字算不上稀奇,大一點的莊子設了族學,有接別的莊子孩子去讀書。

房起元認識一些字後就從別家的族學退學了,後來小湯山那邊建立的學院,他也跑去學過一陣子,對算帳感興趣,還考了結業證。

春天那會兒他生了一場重病,為他看病快花光了全家積蓄,怕他在外面受累,之前的找的活,房爹是死活不讓他幹了。

回到家後,他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只能幫著母親打理菜園子,沒想到一轉眼碰上拆遷這種事。

房起元領著有些拘束的房爹和同莊的人去找伢子,衙門提前打招呼了,凡是莊子周圍找活做的都得通過伢子,伢子跟招工的人說好後,又找到人就會領著雙方去衙門簽訂契書。

這衙門設立的臨時辦公點就在清華園大門外,一排闊氣的房子,看著實在是不像臨時駐點。

人伢子領著他們去了第一間,聽說是僱傭建莊子的,屋裡的小吏問了幾個問題,要了招工人的地契、做工人的戶籍和官伢的身份牌。

很快抽出幾張紙在契書上寫起來,甲方是招工方,簽名後在名字上畫押。

做工的人小吏代簽了,然後念到一個人名,就在名字後面畫押。

房爹印了三次,大拇指頭都紅了。

房起元識字還會算帳,不用去干苦力活,被人伢子領著去了第二間招工的屋子。

「會算帳?還有會計結業證?」

第二間是內務府的招工處,對方看起來很驚訝,因為泰山商行培訓的會計自己用都不夠,很少外流。

哪怕離開了泰山商行,在外面也是被搶的存在。

理由很簡單,戶部的帳改制了,跟泰山商行同步,外面的商人嗅覺多靈敏,哪怕不敢將帳交給泰山商行出來的帳房,也願意養一兩個,幫著改良自家帳房。

房起元這樣淪落到獨自出來找活還真是很少見,不過沒關係,內務府就喜歡這樣的。

內務府對於這樣泰山商行培養出來的帳房先生是又恨又愛,因為每年上面都將審核內務府帳務的事外派出去。

這些帳房跟內務府沒什麼關係,也不會幫著隱瞞,就算收買了今年的人,明年算帳的人又換了一批。

一批接著一批每一批都有小一千人,他們怎麼收買?

後來內務府就擺爛了,貪污或許避免不了,只是手段更加隱蔽了,而不是把人當傻子,外面雞蛋一文錢一個,拿到宮裡報一兩銀子。

誰能想到斷了買低賣高的財路後兩個月上面就給他們漲薪水了,漲得不多,但好歹漲了,年底根據一年表現還有獎金,這到頭來比他們貪的還要多一點,這也挺讓人哭笑不得的。

其實這筆帳也好算,他們貪污,大頭都是分給了上面,現在不需要分上面,多勞多得,分到手的錢可不就多了。

有足夠養家的費用,誰願意冒著砍頭風險去貪那仨瓜倆棗?

內務府派過來招人的人叫敏代,瓜爾佳氏,正正經經的滿族大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