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在思想上是頂級,沒有一絲弱點,過往能打敗儒家的只有儒家。
現在不一樣了,京城那人明顯更善於用勢,用勢來擊破儒家的防守。
什麼是勢?以利誘人是勢,以德服人也是勢。
太多發明湧現,過往神仙才能辦到的事,這個人用西夷知識大大方方告訴世人,普通人學了也能做到神仙能辦到的事。
從第一盞電燈亮起,從火車不需要畜力可以跑動在軌道上,就註定了這種勢不可阻擋。
儒家不行,儒家能指著火車說這是邪魔外道,指著夜晚亮起的電燈說這是偷天換日會引來神罰嗎?
儒家不能,儒家不信鬼神,只尊重鬼神,若是用鬼神之說來阻止,就等於推翻了自家學說。
西夷之說崛起勢在必行,他想要進京親眼看看,若是有機會他還想跟幕後之人聊聊。
到了他這個年齡一切都能看淡,他想要追求的是道,一條學說的出路。
他希望的是一位能與他暢談,分享彼此學說,讓他悟道的人。
「老師,您要去京城?萬萬不可,京城遠在千里,一路勞累奔波,若是出了差錯,弟子等人萬死不辭!」
一聽自家老師想要去京城,黃宗羲的弟子被嚇得拽掉了一根自己的鬍鬚,連忙勸說。
現今公認的三大儒只剩二,年七十六的黃宗羲是年紀最大的。
七十六歲的老人別看身子骨還健壯,一場大病,一次受傷就能讓他元氣大傷。
就連他自己都是知天命,感覺身體大不如從前,他如何敢讓年邁的老師遠赴千里之外的京城?
黃宗羲不在意道:「不是說江寧通了往京城的火車嗎?從紹興坐船去江寧,再改乘火車去京城,也不用多長時間,怕什麼?」
第270章
今年的一件大事是南巡。
春日裡皇帝就跟寶音商量過了, 「今年你跟著一塊兒去,去時走慢些,在南邊多留些時間, 順便主持火車開通儀式,等回程坐火車回來,來回都不算太勞累。」
上一回南巡都是來去匆匆, 主要是巡視黃河工程和江南,因顧及地方抵抗心思,許多地方都沒有下。
這回不一樣了, 江南哪些民心以穩已經有數了, 多了火車也不用像之前那樣勞途奔波。
至於為何不等火車站竣工後再過去,當然是因為南巡是要去各地走一走, 深入地方, 只是跑去看看風景, 逛逛名勝古蹟又有何用?
那不成了勞民傷財嗎?
寶音的回答是點頭, 她也想要去江南。
以前是嫌棄趕路, 現在是想去江南看看,再對症下藥, 紙上談兵有何用?
之前能搶一部分土地過來那是打人家一個措手不及, 總不能同樣的當還能上第二次不成?
開春正月未過完, 聖駕就已經啟程。
這次南巡皇帝將太子和大阿哥都帶上了, 從北京出發進入山東境內。
臨行前已經下發聖旨, 沿途所需費用均出自京城儲備,所經道路也無需休整。
京畿附近的道路還好些,官道有很長一段修的是水泥道,進了山東變成了凹凸不平的黃土地,道路變得艱難不少。
大家都是騎馬, 干長途坐馬車那才是受罪,出了有水泥的路段,寶音也坐不住馬車,讓人將馬車送回京。
進入山東便沒需要那麼趕了,因為山東是黃河的入海口,所修的河工大部分在這裡。
寶音不懂什麼修河,但她知道康熙後半生基本上都是在反反覆覆修這條河。
後世也延續了這時的修河方針,既然辦法是對的,她也沒必要瞎指點。
才入春,河道就有河工在忙碌,皇帝領著兒子和臣子在前頭,寶音拿著圖紙站在後邊。
她手中的圖紙是這幾年讓手下人繪製的河道圖。
和官方的不同,官方的圖紙是黃河在中間,她的圖是按照地勢來畫。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