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貴妃吐槽日常(清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5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八阿哥送來,瞧著有幾分雅致。」

皇帝掃了一眼不感興趣道:「明日擺駕回宮。」

正在欣賞盆景的寶音回過頭,「閱兵已經結束了?」

皇帝按著額頭萬分苦惱,「八旗子弟一年不如一年,這才入關多少年?」

[呵呵,早跟你說了,融入華夏不是很好?非得繼續維持八旗制度,本來就是臨時融合出來的奇怪制度,你現在頭疼了,以後你的子孫還不得頭疼死?]

「你說得輕巧,八旗制度是大清打天下的根本,輕易解散,那些維護八旗制度的人怕是反過來頭一個反了朝廷。」

八旗制度類似宋時的廂軍,滿族人數少,後來創造了八旗制度將戰敗部落編入進去,滿蒙漢早不是按照民族而是旗來分類。

不同的旗待遇不同,為什麼下五旗都想著升旗?

還不是旗民待遇不同。

打個比方,下五旗只能算低保戶,每年領著一些祿米保證餓不死,想吃上肉就找差事做,而上三旗光是每年福利待遇都趕得上發達國家,躺著就有人養活。

大清就靠著八旗制度拉攏了一大批人,現在解散等於清理掉一大批吃皇糧的,原本維護這個制度的人,反過來第一個就敢翻臉。

當然國家財政有限,不能跟宋朝一樣無限制養廂軍,那樣會將財政拖垮。

所以制定了滿漢不得通婚,將旗人圈定起來跟漢人分隔,也是避免八旗子弟擴張速度擴大。

不然兩三代就能超過朱明的宗室,朝廷還是養不起。

皇帝接手的就是這麼個融合的不倫不類的制度,打天下時好用,治天下時還用這一套,完了,眼看著養不起了。

關鍵是這些人還吃空餉,戰鬥力低,養他們還不如養綠營兵划算,起碼後者是真肯賣命。

皇帝愁在這裡,他這裡不解決,不用想了,後世子孫更加解決不了,要是拖下去,遲早會被拖垮。

寶音給他出主意,「要不搞個排位賽,八旗子弟編制給固定下來,誰想要編制就考,而不是剩下來就擁有,也避免子子孫孫都靠著朝廷養,順便開一下滿漢通婚的口?」

皇帝認真打量她,「這法子說出去可不得了,怕是會鬧翻天。」

寶音無所謂道,「就說連年遇災,與其祿米虧欠,乾脆縮減旗民,放一部分人出旗。」

「出旗的人也不受旗民管制條例。」

旗人雖有待遇,卻守的規矩很多,許多規矩已經形同虛設,可這幾年又有了收緊的趨勢。

最近兩年內務府下五旗的占比在增加,上三旗有不少埋怨聲,都是差事被搶,又因律法規定不能自謀出路。

「聽說明末不少宗室帶頭反,這些宗室看著比百姓還慘,願意自謀生路就放人一條生路。」

皇帝沉思,「此事需要跟議政大臣商議。」

關係到八旗子弟,自然要先通通氣。

傍晚,寶音去溜達,圍著玉泉山的湖溜達。

半道上碰見了幾位阿哥。

四阿哥和八阿哥,兩個都養在先皇后身邊,現在分開後待遇卻不大相同。

四阿哥再不受德妃喜愛,那也是親兒子,惠妃有自己親兒子,再說八阿哥的生母在,他也已經長大,當然沒有多少心思放在他身上。

於是就變成了現在的情景,八阿哥跟在大阿哥屁股後面,四阿哥跟在太子身後。

好吧,四阿哥也不是真是太子一派,只是跟大阿哥相比更親近太子。

寶音站著聽了一會兒,聽明白了幾人爭吵原因。

大阿哥得了玄鳳後喜愛到隨身帶著,來這邊也沒有放過。

今日帶著鳥兒出來放風,不知道哪個阿哥手欠將籠子打開了,好傢夥鳥上樹了,大阿哥喚了許久都沒有喚下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