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貴妃吐槽日常(清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5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可真是家有胭脂虎。

四月朝廷派遣了一大批欽差大臣前往陝西,是盯緊了看誰敢向這一百萬賑災款伸手。

前面的山西老表才被修理過,這次輪到陝西了。

同時朝廷成立了查貪腐衙門,從原本的臨時組變成了正式衙門。

山西和陝西接壤都屬於關中,如今都成為貧困省,頻發的旱災已經讓這片土地不復早年的關中糧倉。

跟朝廷的大變動相比,八旗的微調並不起眼,頂多就是新生的旗民沒有了那個領米的資格。

因為這不少困頓的旗民更加困難了,有些還哭到了自家旗的統領面前。

這事統領也沒辦法,皇帝養不起這麼多旗民,去年的祿米都欠著,還不如放出去一批自謀生路。

「新城那邊不是缺人嗎?去了就能分地,靠著黃河邊不缺水,還不如去那邊。」

統領絕對是好意,新城火車開通了,到那邊去討個活路總比在京城餓死強,就看對方願不願意下這個決心。

說到這裡統領又悄悄說了一句,「海外也缺人,內務府正在挑選一批旗民移居海外,要是不想遠離中原,還是快些下決心吧!」

此話一出,頓時惹出一片驚慌,轉頭關於內務府強逼人遷徙去海外的流言就出來了。

內務府的人呸了一聲。

「真當是什麼髒的爛的都收?」

真實原因是內務府在海外置辦了產業,這些產業之前是交給本地人打理,內務府只坐收利益。

近兩年南洋那邊突然亂起來,不少當地寡民襲擊洋人產業,打著自己的領土自己做主的旗幟。

他們當地的產業也受到了波及,不少做工的農奴都跑了,又怕耽誤耕作,才想著調遣一批旗民過去。

跟漢人比,當然是旗民更讓他們放心。

「也不知道是哪個喪良心的傳出這種消息?」

本來人是隨便他們挑,這下好了,怕內務府強派,不少旗民退旗後收拾包裹跑去包頭了。

包頭那地方靠著金礦確實繁榮了不少,又加上在草原上,吸引了不知道多少部族過去,很有邊境貿易的趨勢。

「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

泰山商行在之前沒覺得好在哪裡,拆分後刷掉一批人,失業的變多了,不少旗人覺得日子難過了不少。

這回連未來皇糧都吃不上了,這人心變得惶惶起來。

可這只是一部分人,大部分人還占著差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看著那一小部分人被迫自謀生路,夜深人靜時還得唏噓一聲沒有趕上好時候。

今年沒有去承德,入夏後皇帝領著一大群人呼啦啦進了暢春園。

西山附近的入住率再次上漲,一些沒有房子,暫時找不到落腳點的只能住進西山會館。

這西山會館和北京會館算是同時建造,建得跟城堡一樣,比城內占地還要大還要高,大大小小的樓,有高樓有別墅有四合院,古今中外的房子這裡應有盡有,還盤下了一座山造了景。

關鍵是離暢春園只有二十里,若是去上朝,會館還有專人接送,那車子就是小型的居所,吃喝都可以在車上完成。

有外地進京的官員紛紛入住了西山會館,有些京官沒錢在京城置辦產業也租下了西山會館的一棟房屋。

政治中心的轉移也轉移走了一部分商業,往暢春園去的那條道兩旁地皮開始拍賣,不少商戶揮著銀子過來買地建商鋪。

有人感嘆京城風氣不好,一切都往錢看,說來說去都是泰山商行開了個不好的頭。

這話也只是私下裡說說,泰山商行是誰的產業,哪個不知道,就算拆分後還掌控著糧行買賣。

六月里明珠在自家園子裡看書,從官場上退下來後,一下子蒼老了許多,原本他還抱著再起復的希望,一年一年過去,他知道沒有指望了,只能轉而培養長子。

好在容若官場順利,私德有點瑕疵也沒什麼,更加讓帝王放心使用。<="<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