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貴妃吐槽日常(清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6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後來雖然學著投資,但是賺的大錢不多,一千兩對於王府來說不算多,可也不算少,在幾年前,一千兩都是莊子大半年的收益了。

記憶里皇后娘家上不了台面,聽說當年入京都是租房子住,後來還弄出了受賄這樣的蠢事。

如今看著,似乎家底不算小。

***

冬日裡,京城很是熱鬧,雖然每年一度的溜冰賽才結束,可新年近在眼前,從早到晚,街面上都擺著長長的攤位。

從去年開始,北京這邊就出現了不少南方的東西,這裡得感謝火車的通行,極大地加快了南北的交流。

北方的東西流往南邊,南邊的特產通往北邊,生意不就是這樣,將一個地方的東西運到另一個沒有的地方嗎?

要說京城這邊變化最明顯的還是糧價,在鐵路開通之後的半個月裡糧價是持續下跌,之後又因為持續不斷的運糧,京城的糧價竟然已經跌到了開朝以來的最低價。

糧價格低可不是什麼好事,賣出的價格低,買的價格也就更低了,穀賤傷農,過低的糧價,還有沉重的賦稅會出現大量拋荒。

皇帝選擇這個時候出征也是看準了時機,一來是靠著大軍出征消耗大批糧食,為明年的雜交水稻做準備。

水稻畝產高,就算不用肥料,比不上試驗田的高產,也比自留的糧種產量高。

可以預見,江南一旦豐收,糧價必然賤到谷底,為了拉高糧價格,就勢必要讓市面上的糧食消失一部分,這樣糧價才能穩定。

如此一來也是一箭雙鵰。

除去糧價有變化,最大的變化就是原本該出現在百貨店的不少商品出現在了街邊攤位上。

百貨店那種地方沒有家底,哪個敢去?

那上千兩銀子一盞華麗的水晶燈,放到普通人面前連碰都不敢碰,他們別說燈,連蠟燭都點不起,又哪裡敢進百貨店?

明知道百貨店裡好東西不少也沒有人敢踏進那明亮的大門。

不過,這片土地上不缺聰明人,百貨店的商品一直被人仿造,就說一開始的自行車,只是幾根鐵管加兩個輪子,賣一百多兩銀子,要是賣個一百輛就是一萬兩!

真金白銀的一萬兩,這誰能忍得住誘惑?

自行車是最開始被仿造,後來的香皂、玻璃,都不再是百貨店獨有的產品。

到後來,百貨店上了狠貨,就是照相機。

八音盒之類的玩意,拆解後一看原理,一點都難不住人,可這照相機就不一樣了,拆開也不懂原理。

怎麼辦?

自家的工匠不懂沒關係,這世間有的是人懂。

於是某些商人開始揮著紙鈔從學院挖人,只要破解了秘密,教會了自家的匠人這錢是大把的給。

這些事寶音也不是不知曉,偶爾她自己還賣些看不上眼的工藝。

說實話,這事她還巴不得越來越多參與進來。

社會上參與的人越多,工業化進度就越快。

適應了工業化的便利,哪怕某日朝廷一道聖旨去除工業化恐怕也辦不到。

習慣了自行車,你讓他再走,坐轎子他嫌棄慢。

習慣了機械耕種,再變回人工,誰願意吃這個苦?

發明本就是為了人類偷懶,好的發明不用,要開倒車回去,這是反人類的行為。

一旦上了那條道,哪怕她人沒了,某些人想要開歷史倒車,全天下都不會允許。<="<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