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面的東西不少,一張寫著十萬兩銀的支票,五六張地契,分別是京郊的莊子,京城的幾處商和江南的兩個鋪子、百畝桑田。
除去這些, 下面還有三份股份轉讓,都是不同的工廠、作坊、商行。
其中商行的股最值錢,雖然很少,每年也有上萬兩分紅收益。
本來有點缺錢的四阿哥有種被開獎大禮包砸中的感覺。
***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關於鹽政改革放在了朝堂上。
第一件事自然是先挑選一個手段強硬能擔起事的兩江總督。
鹽政這事就需要一個手段強硬的人物才能實行。
全國鹽政主要集中在江南,江南改了其他地方不足為慮。
七阿哥上了個奏摺後就完美隱退了,朝堂上的主要議論點是派誰去辦這件事。
此事勢必是個遭人恨的差事,得罪的是兩江商人,其中徽商為最。
江南可是徽商的地盤。
皇帝經過慎重思考,選了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漢臣,為何沒有選擇滿臣,當然是滿臣沒人願意做這個得罪人的事。
江南的鹽政暫且擱置到一邊去,朝堂上又有人提起另一件事。
「歷朝歷代稅務容易收不上來,不是卡在最底層,而是在省府這個環節。臣建議將省內財政分級。」
「一級、二級、三級。」
簡單來說一級財政自己賺錢自己花,二級財政上交朝廷,剩下自己花,三級是上交朝廷、上交省城後剩下的自己花。
以前朝廷是收走地方八成稅,某些地方年年虧欠,出現個災情國庫這邊出銀賑災。
現在若是將國內大大小小城縣,按照制定的線來區分……
皇帝陷入沉思,此計若是用在江南,將江南幾個富裕城定為二級朝政,如此稅不會集中在省府,也不用擔心明末收不上來稅的情況出現。
整個江南怕是也會分裂,江寧的富裕也是一去不返。
可同時,一些定為一級財政的城市也不再受朝堂操控,
「一級財政為何意?」
「被選為一級財政的城市當不歸省內管,應當是國家直轄市,就好比京城。」
皇帝頓時明白了,這就是挑選幾個富裕城市,歸朝廷直管,不歸省,直接縮減了各個省的實力。
他看向下方的臣子,「爾等商議一下,設計一套合理方案給各個城評級。」
不用說了,這個味兒一聽就知道是後世的套路,可不得不說還真是高明,放任經濟增長,三級財政肯定會努力發展經濟變成二級,這樣截留的稅更多。
若是哪個經濟一下子拔群出萃,直接欽點為一級財政城市,財政不過省,也不用擔心省總督勢大。
皇帝點到為止,顯然這個提議他採納了,當前還是去找更了解情況的人詳細詢問一下。
***
養心殿內寶音一臉驚訝,「你在說什麼呀?」
[這事可跟我無關,也不是我提起的。]
她矢口否認,隨即好奇地問他。
「前朝說了什麼?」
皇帝將大致說了,寶音開始搜論文,她就一普通人哪裡知道什麼財政劃級。
不過……
她看著有幾分眼熟。
「這套跟商行行駛的一套有點像。」
「商行在各個省都有直營店,分一級二級三級,三級截留最少,利益得上繳省店和商行總店,剩下的利益只夠滿足店鋪每月該有的支出。
還有一些商鋪不開在省城,比如蘇州,利益很高,有時候還會超越省城杭州的店,若是上交杭州,會打擊蘇州店員工的積極性,乾脆評為一級由總店直管,地位上和省城平起平坐。
二級商鋪就是常州、寧波這類,一部分上繳總店,財政不走省店,也不會受省店控制,至於省內其他地方就需要省店的幫助提拔,這樣三級商店越多,省店收益也越多。」
寶音真是好奇了,提出建議的人是誰?在商行做過嗎?
完全是將這一套復刻過去,偏偏還跟後世對上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