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纓扭頭就走。
「欸——」身後聲音喊。
華纓不回頭。
「你自個兒收拾衣物啊,明兒早就走!」
翌日,早朝散。
趙徵從殿中出來,聞津跟了上來,稟道:「官家,剛才暗衛來報,說是徐大小姐與徐大爺今日一早便駕馬出城了。」
趙徵未出聲,抬腳朝後面的崇寧殿走。
今日天色灰濛濛的,好似醞釀著一場雨,壓得人心口也沉沉的。
聞津覷一眼那陰沉的臉色,硬著頭皮又道:「二人背著行囊,瞧著是要出遠門。」
話音未落,前面那道明黃身影驀地腳步頓住,回首看來。
聞津只覺得周遭氣氛凝滯,讓人頭皮發麻。
好半晌,趙徵說:「讓老八去跟著,無妨她做什麼,護她安危。」
聞津張唇想問一句,老八都被徐大小姐捉住行蹤兩回了,要不換個旁人,可對著那張肅然冷沉的臉,又將這話吞了回去,「是。」
將有月余,國喪將過。
案牘上多了幾張勸新帝立後,充盈後宮的奏疏。
趙徵看過,冷置一旁。
沒過幾日,卻是有朝臣當朝奏稟。
新帝年幼,可也謙遜,朝臣議事之時,多聽勸。
立後納妃的奏稟一出,擁立者眾。
徐鑒實站在文臣之首,手持朝笏,躬身垂首,不發一語。
底下朝臣商議熱切,哪家姑娘容貌端莊,哪家姑娘秀外慧中,便是芳齡幾何都知,不過,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眾人都避開了華纓。
趙徵面色沉肅,未置一言。
有人察覺,閉上了嘴,殿中逐漸安靜,眾人後知後覺這股沉悶氣氛,偷偷的去瞧上方端坐的帝王。
待得鴉雀無聲,趙徵沉聲道:「諸卿坐朝堂,後宮之事,不必再提。」
「皇嗣乃國之本,官家再請三思。」諫官道。
趙徵默了片刻,道:「先帝駕崩不足百日,爾等莫不是忘了,他荒淫女色,廢寢忘朝的教訓,如此勸諫,卿心何安耳!」
「官家息怒!」諫官連忙跪地請罰道。
冤死了!
誰家諫官不勸諫官家早日開枝散葉,綿綿瓜瓞,穩固國本?
「先帝子嗣眾多,縱然來日我不立後,不育皇嗣,國本也斷然斷不了,諸位幼弟學業之事,還勞太傅費心。」
眾臣:?
啥意思?!
趙徵卻好似沒發覺這一語掀起滿朝譁然,逕自散朝。
前朝之事,不過半日,便傳到了平嘉太后耳中。
晌午時,平嘉太后身邊的嬤嬤來請趙徵。
昌隆帝駕崩之後,平嘉太后便搬到了福壽宮,歷代太后的宮殿。
趙徵去時,平嘉太后身側伴著兩個妙齡女郎,容貌與蘇扶楹有幾分相像之處。
「表兄萬福。」
二人齊齊福身見禮道。
趙徵眉宇間透出些厭惡來,「母后既是身子無恙,我便回前殿批閱奏章了,國體事忙,若無要事,日後便少來請安了。」
「官家再是公務繁忙,吃頓飯的時辰還是要的,」平嘉太后淡淡開口,「這是你外家的兩位表妹,進宮來給我請安,不是外人,不必拘禮。」
說罷,平嘉太后道:「擺膳吧。」
殿中伺候的宮人福身退下去準備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