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鳳鳴朝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可看來看去,也沒見那胤郎君去往一廊相通的正房,他只是安靜地坐在東屋外的台階下,捧臉痴痴地看了半宿魚。

「娘子,小胤郎君沒有過來呀。」

束夢服侍謝瀾安就寢前,想起娘子之前的囑託,順嘴提了一句。

下午那缸魚搬進來之後,謝瀾安便吩咐束夢,若胤奚過來,不許讓他進門。

她可不想再聽他說那些層出不窮,令人招架不住的討乖話了。

「沒有麼。」謝瀾安微感意外,朝關閉的菱窗看了一眼,輕輕點頭,「這樣就比較乖了。」

·

浮陵銅礦案驚動朝野,與百姓恨斥兇手不同,謝瀾安的大義滅親之舉符合清流風尚,反而得到太學的一片稱讚。

士林對謝瀾安的風評扭轉,罵她的變成了世家。

他們越不滿,謝瀾安越是借這個由頭拿原家開刀,手腕雷厲地收沒了原氏的家產與田籍。再擬折上表:期限之後,再有私藏府兵超額者,按叛黨同罪論處。

庾氏兵亂的餘波尚未過去,世家見識了謝瀾安的心如鐵石,心有戚戚,只得不情不願裁剪了府兵。

這第一步革新相對順利,何羨在戶部那邊卻碰了壁。

他如今任職戶部左侍郎,上無尚書,便由他代理戶部諸事。

人人都知道他是憑著裙帶關係進來的,但何羨精於數術的本領在那,由不得同僚不服。

這日,他捧著黃白兩冊的戶籍簡記,轉過尚書省外的宮路,去蘭台找謝瀾安,見面先嘆,愁得直搔頭簪。

「南渡以後,世家與平民一直分成白籍與黃籍,如今想要合籍,便先要清檢土地。世家的田產置業多半不在京城,而在僑置郡內,地方大族又往往與當地豪強有所勾結。所以倘若世家不配合……女郎,難吶。」

所謂僑置郡,便是南渡初時,朝廷在江左為這些渡江避難的中原世家,按北方原本的郡名新設的郡縣。

之所以如此,為的是安撫世家,鞏固當時尚不穩定的政權,也是給漢室君臣心中留一個念想,以圖將來克復神州,重回故土。

誰想悠悠百年過,這中原始終沒能收復,世家優享白籍的特權卻代代承襲了下來。

庾太后便曾下令重修戶籍,卻因世家的阻撓推進不順,最終也未能成功。

謝瀾安的官服從朱地繡衣換成了玄青地大料圓領朝袍,白綾紗的交領裹束玉頸,鴉鬢黛眉,分外精神。她聽後,想都沒想道:

「那就分派京官下去,到各個郡縣去統一清檢土地。」

她讓何夢仙將戶籍混亂的情況擬個摺子,與自己的建議一併呈給陛下。

陳勍閱後,又著吏部儘快擬出下派的官員名單。

誰知擇選官吏時,又有阻礙。

謝瀾安點名不要出身世家的官員,而要有真才實學的實幹派。可眾所周知,大玄的官制歷來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縱觀朝廷六品之上,都無符合她要求之人。

這便是「實行土斷清田」和「廢九品官人法」的互為表里,真正牽一髮而動全身,處處有掣肘。

可如若不先清田,便無法動搖門閥根基,更談不上進一步推行寒人策舉了。

吏部的人推脫,謝瀾安寒聲作色:「那就用六品以下的寒吏!反正世族公卿久以清談無為為高尚,真正作為的都是底下人。只要是想奔前途、做實事、不怕得罪人的,只管放手去辦,後面有我謝瀾安頂著!我頂不住,還有陛下!」

有她這番果決的態度,土斷的章程才算推進下去。

長信宮裡,枯黃的秋葉落滿了蕭條庭苑,庾太后握著一隻手爐坐在空曠的紋花窗前。

聽到皇帝特意派人送來的這個消息,太后失去精銳氣的眼裡,目光微微閃動。

重陽後,荀尤敬登府來拜訪崔膺。<="<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