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吾乃孝悌仁義漢太子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在秦朝這樣嚴格編戶齊民的制度下,碓床確實很實用。

里正一招呼,村人就能湊齊勞動力,替全里的人舂米,節省了許多人手。

劉邦找了幾家熟人試點後,讓蕭何潤筆,寫了文書報告上去。

縣令知道劉邦上面有人,何況沛縣出了好東西也算他的政績,立刻派人上報咸陽。

今年才過一半,劉邦已經被沛縣令定為優秀秦吏,年末與其他縣的縣吏進行考評競爭。

大秦以十月為一年之首。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秦始皇再次出遊。

除了仍舊帶著最為信任的蒙毅、李斯、趙高,少子胡亥對著秦始皇撒了許久的嬌,他便把剛弱冠的胡亥也帶在了身邊。

十一月,秦始皇又來到了雲夢澤,登上了九嶷山,祭拜了虞舜。

他乘坐巨船,順著長江而下,登上了會稽山,祭拜了大禹。

秦始皇東臨碣石,眺望大海,命人刻石歌頌大秦的功德,許下了「黔首脩絜,人樂同則,嘉保太平」的願望。

他看著碑文上「黔首」二字,若有所思,然後再次登上巨船,沿著海岸線北歸,沿路在琅琊停留,處理天下送來的文書。

哪怕是出遊途中,秦始皇每日也要處理文書。

秦朝重農耕,哪怕是一個小小沛縣倉吏做出了有利於農業生產的貢獻,文書也到了秦始皇的案頭。

此類文書從天下匯總,數量非常多,秦始皇本不會特別在意,吩咐蒙毅按照常例行事。

蒙毅看了一眼文書來自沛縣,多看了一眼上面的名字,笑道:「君上,這個倉吏的兒子,就是當日酒肆里的孝順孩童。」

秦始皇伸手,蒙毅將竹簡重新遞迴秦始皇手中。

秦始皇攤開竹簡,細細看了一遍。

文書的字跡只能勉強說工整,但行文十分有條理,沒有秦始皇最厭惡的廢話。

蕭何潤筆的文書中,沒有提製造碓床的前因,只從劉邦尋幾個相熟人家試點開始說起,然後描述劉邦如何讓富裕人家先用,又逐步向里正推廣,節省了多少人手,節約了多少時間。

一字一句,全是數據和實例。

秦始皇嚴肅的面容上有了片刻的放鬆。

看多了傷眼睛的文書,偶爾看到這樣一道不廢話的文書,真是享受。

劉邦在文書的最後,提出了用同樣的方式共享推廣石磨的預想。

秦朝建立前,權貴已經在家中備有石磨,將粟米磨成粉食用。

劉邦介紹,石磨也可以磨小麥,將難以下咽的麥粒磨成麥粉。灌溉條件好的田地,種植小麥比種植粟米產量更高。如此能提升農人種植小麥的積極性。

這一點是劉盈加的。

他堅信農人不種小麥是因為麥飯太難吃。連他這樣不挑食的人,都對麥飯難以下咽,何況他人。

「工匠試過用石磨磨小麥。小麥磨成麥粉後會有損耗,不如直接食用麥飯。」蒙毅在秦始皇詢問後,回答道,「對黔首,填飽肚子更重要,所以沒有推廣石磨。不過這位小吏的提議,倒是能在咸陽城裡實行。」

官吏家中有石磨,黔首用不上石磨。但咸陽城裡那些不夠有錢,但又不缺糧的人,或許需要石磨。

「不是緊要事。」秦始皇忽視了劉邦最後的提議,只認可了劉邦用碓床節省勞力的構想,「碓床可賞。」

蒙毅看出君上的心情不錯,笑著應道:「是。」

如果劉邦今年不出錯,考評第一,他便把劉邦調到咸陽。

那蕭何也是能吏,也該調到咸陽。至於要贍養父母,他出錢給蕭何和劉邦在咸陽購買宅院,讓蕭何和劉邦把父母也接到咸陽,不就忠孝能兩全了?

這點小事,對他輕而易舉。

劉邦的賢能不一定比得上咸陽眾卿大夫,但他和其子每次出現在君上眼前,君上心情就正好變好,這就值得蒙毅禮賢下士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