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的是實話,老師們也不能訓斥他,略略略。
毛亨和浮丘氣得病了一場,病完後繼續編書。
弟子們做的是正確的事,他們不會阻止。何況就算弟子走了不同的道路,這是弟子選擇的道路,他們也只會尊重,頂多罵上幾句。
儒家從孔子起就廣為收徒,不在意徒弟選擇何種未來,只是傳播自己的道,不會強迫弟子遵守自己的道。
原本學儒的人後來成為法家、農家、墨家、縱橫家等諸子百家中堅者不少。其他學派與儒家一樣,弟子也常在諸子百家中來回橫跳。
雖然荀子門人總愛投身法家,但這並不是荀子一門的問題。
嗯,不是。
毛亨和浮丘心靜了,繼續編書。
他們整理從咸陽偷帶回來的典籍,並默寫出自己背下的典籍,力圖重現民間被焚毀的書籍。
劉邦和劉盈承諾他們,若能先入咸陽,定把秦朝宮殿裡的書籍搬空。
毛亨和浮丘得到劉邦劉盈父子二人的承諾後,便寫信讓家族送來更多的勇武子弟,又勸說同門送來勇武弟子幫助劉邦。
雖然人還沒到,但劉盈指著老師們的書信對劉邦吐槽:「阿父,他們還說儒家不剛猛,你看,儒者明明多壯士!」
劉邦雖然覺得劉盈說得不對,哪家沒有幾個勇猛子弟,和儒家沒關係。
但劉盈的話很有意思,於是他深深贊同,並埋怨張蒼說謊。
張蒼撇臉,一副沒聽見的表情。
裝聾,擺爛,耍賴。
張蒼又不是什麼儒家君子,被劉邦和劉盈氣一次就夠了,絕不會氣第二次。
劉邦表示遺憾。
劉盈對張蒼居然不給經驗值,表示強烈憤慨。
劉邦給了沛縣令一個月的時間考慮。這一個月時間,他一邊讓毛亨、浮丘等人治理豐邑,一邊與王陵兵分兩路,攻打豐邑周圍村莊,漸漸逼近呂家的老家單父縣。
韓信對自己為副不滿。在劉邦承諾等將來有了十萬兵,就分韓信五萬,拜韓信為大將軍,讓韓信獨領一路軍隊後,他才乖乖給劉邦當副手。
劉邦有服兵役的實操經驗,但理論知識不足;韓信有深厚的書本知識積累,但還未見過真正的軍隊。
劉邦本來會在豐邑吃虧,在實戰中練出將帥的本事;韓信本會給勇猛無雙的項籍當侍衛,一邊熟悉真正的軍營,一邊從項籍領兵中吸取營養。
「現在兩個實操菜鳥湊一起,不知道能不能行。」劉盈毫不客氣地對阿父阿兄打了惡評,「蕭伯父,曹伯父,你們說呢?」
從沛縣逃出來的蕭何和曹參不想說話。
他們的兒子都跟著劉邦、韓信去建功立業了,他們在沛縣努力了那麼久,卻灰溜溜地從沛縣逃了出來。
劉盈一見到他們就開心地大笑。即使劉盈什麼惡評都沒說,他們都認為劉盈是在給他們打惡評。
現在劉盈笑話劉邦和韓信是實操菜鳥,他們都知道劉盈是在影射什麼。
他們猜得對,劉盈就是在影射。
為了讓蕭何和曹參知道自己在影射,劉盈還故意用了誇張的語調和表情。
好久沒有刷蕭伯父和曹伯父的日常任務了,今日他一定要賺回來。
說起來,蕭伯父以往慷慨的掉落也中斷很久了。這怎麼可以?我的每日收入驟降啊!
劉盈見蕭何和曹參的臉都紅了,見好就收,免得兩個千古名相撂挑子不干。
大漢離不開他們。
「蕭伯父和曹伯父就不同了,有你們,阿父可高枕無憂。」劉盈損完就夸。
蕭何和曹參被劉盈一頓夸,不僅沒有把臉上的紅溫降下來,還給劉盈送了更多經驗值。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