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笑道:「現在天下無一處地方不亂,沛公治下的黔首卻在為種田收穫忙碌。我看見了是會笑,但這可不是嘲笑啊。」
劉邦又得意起來:「那是。這都是蕭何的功勞。他太忙了,我等會兒再帶你去見他。唉,我去了估計又要被蕭何罵。」
張良疑惑:「沛公為何會被蕭何責罵?」
劉邦攤手:「他嫌我不做事還打擾他做事。」
張良朗聲笑道:「那確實是該被責罵。」
劉邦撓撓頭,跟著笑了,笑容頗像個地痞。
項家的使臣剛走,張良就代表韓王來拜見劉邦。
經過張良的勸說,項梁幫忙復立了韓國。
但復立之後,韓國想要擴張,就要靠自己的本事。顯然,韓國除了張良,沒有任何有本事的人。而張良的本事也不在領兵打仗上。
張良不是不擅長軍策,但他定了軍策,總要人來執行。
韓國最大的問題是無將。
韓國就算回到七國爭霸時也沒將,張良想要尋個能用的將,實在是不現實。
在張良的努力下,韓國只能勉強在夾縫中生存,勉勵支撐不被吞併。
聽聞沛公救援魏國,張良對韓王說,他和沛公有一段緣分,要去拜訪沛公,希望將來韓國若遭遇秦軍,沛公能來相助。
其實張良說是來尋沛公結盟,實際上就是來沛豐小住,免得被韓國那群庸碌氣死。
韓國地盤太小,躲在項梁身後,秦軍不可能打得到韓王。
韓王又沒有募兵的本事,簡直就像是楚國的客卿,依附楚國生活。
張良滿腹才華不得施展,韓王又很安全,他便藉口結盟,實際上是來沛豐助劉邦一臂之力。
劉邦回沛豐後,就多次向張良寫信,說要把兒子介紹給張良認識。
藉口很委婉,張良想了想,還是來了。
復韓成不成看天意,張良其實心裡沒有太執著。
他唯一執著的是滅秦。
在他看來,項梁和劉邦是唯二可能完成滅秦大計的豪傑。而項梁任人唯親,即使他與項梁有多年交情,與劉邦只有幾天的相處,他也認為項梁不會重用他,而劉邦會。
劉邦確實會。
只是劉邦這重用,頗為氣人。
見到蕭何後,劉邦就把張良送給了蕭何,自己跑了。
蕭何雖不認識張良,但毫不猶豫把手中文書丟了一半給張良:「趕緊幹活,來不及秋收了!」
張良:「……」
罷了,他本就是來助沛公一臂之力。雖然兒戲了些,但幹活就幹活吧。
劉盈沒氣到張良,劉邦倒是把張良氣到了。
可憐的劉盈,仍舊沒從張良身上獲得經驗值。
他沒辦法,只能等和張良熟悉之後再加大力度。
現在張良還不完全屬於阿父麾下,只能勉強算是客卿。而且張良體弱,老是咳嗽。他擔心自己氣過頭,把張良氣跑了就罷了,氣死了怎麼辦?
劉盈只能在張良面前刷存在感,展現一下自己的本事,吹噓一下自己的豐功偉績,才在張良那裡勉勉強強地破了零包蛋紀錄。
劉盈決定,要把張良劃為最低好感度。
不能持續為他產出經驗值的人,沒有用處!劉盈功利地把人分成三六九等。
有了張良幫忙,劉交和毛萇也終於被蕭何鍛鍊出來,沛豐的補種和秋收有驚無險地度過。
因人煙逐漸稀少,山中猛獸成群。
芒碭山和附近小山脈中多了許多虎豹豺狼,一入秋,草食動物減少,它們肚子飢餓,都紛紛下山吃人。
劉盈還是第一次看到成群結隊的老虎,場面震撼極了。
原來在山林茂盛的時候,老虎居然不是獨居動物?說好的一山不容二虎呢?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