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吾乃孝悌仁義漢太子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劉盈唏噓:「文官勸阻他御駕親征,文官為護他戰死沙場,後世卻說他無錯,都是文官集團在奪權,明英宗是無辜的。六部尚書和內閣大學士是當朝文官之首了,在土木堡死了近半數,這所謂文官集團還真是狠心啊。」

蕭何等人聽不太懂劉盈的唏噓。

朝臣們都是為各自打算,可能會拉幫結派,但怎麼可能所有文官都一條心?

而且這不是神仙給的幻境嗎?劉盈怎麼還能知道幻境的後世?

他們雖然疑惑,但這不是重要的事。重要的是如何指導劉盈完成此次考試。

浮丘、毛亨、酈食其三人經過短暫的震驚和不適後,也硬著頭皮為劉盈出謀劃策。

梳理官場制度,對律令死摳字眼,儒家是最專業的。

劉盈都被他們問糊塗了。

他將三位大儒所詢問的事記下,回副本收集了信息,過了幾日重新召開會議,才勉強把智囊團需要的資料給齊。

當劉邦幫張良拿下韓國舊地,尋回韓王孫韓信時,智囊團才為劉盈制定好初步計劃,讓劉盈回夢中執行。

韓國復立,舊都陽翟到手,張良心結終於了卻其一。

劉邦將韓王成接來,讓韓王成坐鎮韓國舊都陽翟。了卻了一個心結的張良,繼續跟隨劉邦入秦。

張良體弱,不能領兵。他本想把軍隊交給新找到的韓王孫韓信,讓韓王孫韓信領兵隨同劉邦作戰。

劉盈不同意:「我阿兄也叫韓信,他也叫韓信,我會糊塗。」

劉盈的理由堪稱毫無道理,張良卻毫不猶豫地說動韓王成將韓王孫信留在身邊,替代自己為韓國相國,另遣了一位將領跟隨劉邦。

劉邦疑惑:「子房,你不用聽盈兒胡說。」

張良輕笑問道:「盈兒跟隨沛公出征,可曾對沛公提過要求?」

劉邦一回想,大驚失色:「居然沒有!那豎子向來喜歡胡來,這次居然如此老實?!」

自隨他出征後,劉盈真的太安靜了!劉邦不由心慌。

「那豎子難道路途勞累,生病了?」劉邦慌張道,「他生病了怎麼不告訴我?難道強忍著,我……」

見劉邦慌張起身就要往外跑,張良失笑,拉住劉邦的袖子:「你今日才見到盈兒,盈兒能吃能睡,哪裡像病了?盈兒只是行事很有分寸,不會在你入秦時故意搗亂。」

「這樣啊,原來是這樣。」劉邦鬆了口氣,重新坐下,「他既然許久沒有向我提要求,那這個要求再無理,我也應該滿足。」

張良笑著搖搖頭:「盈兒這要求並不是無理,只是沒有直言其中的道理。」

張良收起笑容,嘆了口氣:「當初我未尋到韓王后人,才擁立如今韓王。事已至此,不可能廢掉如今韓王,重新擁立新韓王。我本想讓韓王孫跟隨沛公立功,將來至少能封侯。但盈兒阻止我……」

他停了一會兒,又嘆了口氣:「盈兒是想告訴我,如果韓王孫立功,定會與如今韓王爭奪王位。韓國本就勢微,哪有餘力內鬥?現在的韓王才是韓王,韓王孫就只是宗室。我不該偏心韓王孫,引起韓國內亂。」

劉邦捋鬍鬚:「這樣嗎?原來豎子心思如此縝密?」

劉邦不信。

他問劉盈真實想法。

劉盈撓頭:「我說的就是真實想法啊。阿父,你不覺得軍中多了一個韓信,怪怪的?你叫一聲信兒,韓王孫也應聲怎麼辦?」

劉邦點頭:「我就知道。張良想太多。」

劉盈無語:「他確實想太多。如果我有其他道理,怎麼可能不直接說出來?再說了,韓國如何關我屁事。」

劉邦不住點頭:「就是。你心直口快,才不會給人留臉面。」他還以為盈兒成長到他看不懂的地步了呢。

父子二人交心,暗自誹謗張良心思過於纖細後,劉盈振作精神,一鼓作氣,終於通關了「全軍覆沒」副本第一章 節,能領兵出征了。

接下來,他就要在行軍途中犯下一切能犯的錯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