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吾乃孝悌仁義漢太子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秦三世嬴高只笑了笑,披甲領軍,前往霸上,約劉邦決一死戰。

他的兵卒很少,遠不是劉邦的對手。

劉邦卻暫時安營紮寨,同意秦三世的約戰。

劉邦不是貴族,但此刻,他願意以春秋那老掉牙的貴族傳統,給秦三世一個體面的退場。

「此戰之後,朕只求將軍一件事。」秦三世向劉邦作揖,「朕……我秦皇一脈,愧秦人良多。請將軍不要行屠城之事。」

劉邦撓了撓頭,把秦三世扶起來:「我做不來屠城之事。要是我敢屠城,我家小祖宗肯定笑我無能,我可禁不住他念。對吧,豎子劉盈?」

劉盈抱著手臂昂首:「叫乃公作甚?」

劉邦指著劉盈道:「這就是我家豎子。我以他發誓,絕對不屠城。」

秦三世低頭看向劉盈。

劉盈對秦三世回了個十分精神的笑容。

秦三世笑了笑,點頭:「我相信你們。沛公入秦後,所到之處從無劫掠,是忠厚長者。」

於是秦三世駕車離去。

蒙毅也離去。

離去之前,他看向劉邦和劉盈,默默無言。

劉邦和劉盈也認出了他。

父子二人用眼神交流。

看,當日那人果然是蒙毅!

啊?難道另一人真的是秦始皇?他那麼無聊,居然還給你這個豎子買吃的?

劉邦大為震驚。

之後,劉邦和劉盈父子沖陣,斬殺秦三世。大秦百官在蒙毅的帶領下投降,劉邦與秦人約法三章。

與此同時,項籍……項羽之名也響徹諸侯。

世上再無敢呼喊「項籍」之人,項籍便只是項羽了。

第58章 明君昏君對照組

在劉邦西進滅秦時, 楚懷王以宋義為上將軍,即主將,項羽、范增為副將,援救項梁。

雖項羽和范增都為副將, 但范增為項梁家臣, 事事以項羽命令為主, 所以在軍中的實際地位, 項羽為次將, 范增為末將。

楚懷王雖為項梁擁立, 但並不甘心成為項梁的附庸。

項梁大概也真的對楚國很有感情, 給了楚懷王許多便利。楚懷王身邊有許多為他出謀劃策的楚國舊貴後裔。

項梁被圍困, 楚懷王積極地營救項梁,也趁機拿到了更大的權力。

他以項羽經驗不足為藉口, 任命宋義為上將軍,分走了項家部分兵權;又給陳勝的繼任者呂臣升官, 連呂臣的父親呂青也被任命為楚國令尹, 即相國,作為交換, 收走了呂臣的兵權。

從此, 楚懷王有了可調動的軍隊。

其餘投奔楚懷王的將領,如英布等人, 其麾下兵將都有部分調動。這些人都表示出臣服楚懷王的態度,服從楚懷王的指揮。

楚懷王借救援項梁一事, 展現出他並非無能昏庸, 不是一個傀儡諸侯王的形象。

所有投奔楚懷王的將領,唯獨武安侯劉邦麾下軍隊絲毫未動。

楚懷王讓劉邦自將其兵,除了給劉邦提供了部分糧草、軍備支援, 他還正式確定了劉邦對碭郡和部分泗水郡的統治地位,對劉邦拉攏之意溢於言表。

所有人都能看出來,劉邦定是楚懷王在滅秦之後,所分封的第一個諸侯王。

楚懷王的手段不能說不高明。

即使項梁被救回來,項家也不復以往對諸侯的統治地位。

而楚懷王對救項梁也非常積極。

項梁對楚懷王有擁立之功。楚懷王為了大義名聲,就需要對項梁有救命之恩。

因此宋義離開時,楚懷王千叮囑萬囑咐,此戰勝敗無所謂,救項梁才是重中之重。<="<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