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擠、推攘、踐踏……楚國的騎兵的刀子還未砍鈍,谷水和泗水上已經飄滿了浮屍。
劉邦閉上了雙眼,居然還能笑出來:「我想起曾經和章邯作戰時,章邯的護衛也是這樣的騎兵,與章邯一起瞬間跑得沒了蹤影。那時我就想,我也要這樣的兵。」
可沒有戰馬,沒有騎將,他自己更是對騎兵一竅不通。
在親眼看到項羽領著騎兵作戰前,劉邦還以為騎兵的優點只是趕路快呢。
要怎麼騎在馬上作戰?要怎麼騎在馬上保持陣型?要怎樣的兵卒才能成為騎兵?
楚國步卒的質量還不如漢軍兵卒。他們跟在項羽親自率領的三萬騎兵身後,收割潰兵卻像是割草一樣容易。
劉邦還未下令,只看見這戰場的形勢,就知道敗局已定。
他又想起了章邯。
曾經他嘲笑章邯還未與自己兵鋒接觸,便帶著護衛轉頭逃跑,膽子實在太小。
原來有的戰鬥,真的可以在主將還未下令之前,就已經看到了慘敗的未來。
「撤退。」劉邦解開戰車的韁繩,騎到馬上。
他身邊護衛皆解開戰車的韁繩,成了一支騎兵小隊。
這支騎兵小隊只有不到百人。而這就是劉邦在看到章邯的護衛後,匆匆為自己培養的所有騎兵護衛數量。
他曾向蒙恬和章邯請教培養騎兵,蒙恬和章邯卻搖頭道,沒有戰馬哪來的騎兵?
秦國的優良戰馬都被項羽所虜獲。項羽殺降卒,可不會殺戰馬。
就算劉邦比原本歷史中的漢高祖做了更多準備,潰敗之勢仍舊沒有任何改變。甚至漢軍被諸侯的逃兵裹挾,傷亡率也沒有比原本歷史中好到哪裡去。
劉邦頂多撤退得從容一點,逃跑時沒有太驚心動魄。
騎兵、騎兵、騎兵……
這兩個字在劉邦心中生了根,仿佛夢魘。
……
「真是降維打擊啊。」劉盈苦笑。
他長這麼大,估計是第一次露出這樣絕望的苦笑。
在大漢中,劉盈恐怕是對騎兵最熟悉的人。就連蒙毅和章邯對騎兵的熟悉程度,肯定都不如他。
宋太宗的時候,宋太祖留下的精銳騎兵仍在,追趕他的也是遼國的起兵。明軍的精銳以騎兵為主。
哪怕率領的是方塊人騎兵,騎的是卡通小馬,劉盈至少對騎兵的理論知識非常深厚。
他也曾想給大漢培養騎兵,蕭何已經在漢地徵集戰馬,劉邦也對騎兵很重視。
可沒用。他們的時間太倉促,底子太薄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劉盈原本很樂觀。
此時騎兵還是個新鮮事,沒有高橋馬鞍和配套的馬鐙,騎兵很難在馬背上作戰。後世騎兵的衝擊戰術,更是幾乎不能實現。
衝力是相對的。沒有高橋馬鞍對騎兵的身體進行固定,騎兵就只能靠雙腿把自己固定在馬上,使用長槍衝擊敵人的時候,太容易落馬。
這個時代,還是步卒的時代。
就算是戰車,秦國的戰車經過多場敗仗後多殘破,就算是項羽也沒有太多戰車。漢軍和楚軍軍事實力,應該差不多。
齊國戰場就沒有出現太多戰車。戰車也不適合項羽突襲。
沒想到,有的將領真的能超越時代。
沒有高橋馬鞍,沒有馬鐙,項羽憑藉自己的勇猛氣勢,居然能帶出三萬輕騎兵。
哈,三萬輕騎兵,打個屁啊。
劉盈只能慶幸自己知道漢軍湊不出騎兵後,沒有透露高橋馬鞍和馬鐙。
若是被楚軍學了去,若是楚軍還給騎兵和馬匹披了甲,哪怕只是皮甲,項羽大概真的戰無不勝了。
三萬玄甲兵跨時空降臨楚漢戰場,帶兵的從小秦王李世民變成西楚霸王項羽,就問你怎麼打!
什麼兵仙兵神都會被一力降十會,撞得稀巴爛。
劉盈捂住額頭,頭有點眩暈。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