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襄便是在定陶投的漢。
之後漢高祖在彭城大敗,諸多諸侯、下屬背離了他,項襄身為項氏族人,卻繼續跟隨漢高祖,並未回到項家。
項襄在患難中的不離不棄,讓漢高祖對他很是信任。
雖然漢高祖對項氏族人都很寬容,但項氏族人中只有項襄領了兵。英布叛亂時,項襄跟隨漢高祖為將平叛。
項襄被封的桃侯與其他項氏族人不同,乃是因功封侯。
這個時空的項襄,卻一直留在彭城,雖說也是護衛彭城的將領,但比起項羽其他族人,就顯得被冷待了。
連項羽的侄子都能在攻打齊國時為主將,項襄是項羽的同齡人,論用兵的本事在項氏族人中也是中上,卻沒有機會領兵出戰。
原本歷史中的項襄還能獨守一城呢。
劉盈思來想去,恐怕是項羽心中對項梁有愧吧。
雖然項梁是傷逝,所守城池並未被攻破,看似和項羽沒關係,項羽已經盡力。
但自己有什麼心思,自己最明白。心裡有愧的人,行事便不能光明磊落了。
不過原本歷史中的項襄,都更願意跟隨彭城大敗的劉邦顛沛流離,也不肯回項羽身邊享受富貴。很難說項羽對原本歷史中的項襄,是不是真的光明磊落。
只是可憐項襄,沒了和阿父共苦的經歷,將來兒子不知道還能不能當丞相。
不過沒關係(拍胸脯),現在他和我共苦了!我來重用他!
「項羽要回來了吧?」劉盈裝作沒看到項襄的神情,問道。
項襄道:「嗯。堂兄要回來募兵休整,待入冬,滎陽護城河枯水時,再一舉攻下滎陽。」
「襄兄長找個藉口先出城。」劉盈道,「你和王后較為親近,你悄悄告訴王后,讓她裝病,把我交還到項羽手中,讓項羽照顧我。」
項襄皺眉:「為何?堂兄脾氣不好,你還是繼續和王后住更好。」
劉盈搖頭:「我來這裡做客許久,該離開了。我不能連累你們,才等到項羽回來,當著他的面離開。」
項襄震驚:「你、你說什麼?」
劉盈壞笑:「我既然敢獨自來,就能離開。兄長不用為我擔心。」
項襄既震驚劉盈的自信,又震驚劉盈信任自己。
他慌張地把劉盈護在懷裡,東張西望了一番,見無人偷聽,才鬆了口氣。
他壓低聲音道:「你若有辦法離開彭城,就該在項羽回來之前離開。你不用擔心他人。」
劉盈搖頭:「你們對我好,我就要對你們好。小事就罷了,弄丟漢王世子的大事,以項籍性格,一定會責罰他人。我一人做事一人當,才不連累他人。何況……」
直呼項羽姓名的劉盈聲調拖長,抱著手臂冷哼:「我就是要當著他的面逃,好好氣一氣他。」
項襄無語。
他實在想不出,劉盈在項羽眼皮子底下還能怎麼逃。
項襄只自保有餘,無力再保護他人。劉盈信任他,他便按照劉盈請求的去做,沒有再勸。
楚王后乃是項梁為項羽所聘,項襄與楚王后關係自然不錯。
雖然他平時裝作與楚王后生疏,一有事,楚王后仍舊很信任他。
項襄讓楚王后裝病,說這樣能勾起項羽憐惜,或許能請項羽讓龍且撤兵。楚王后自然應從。
項襄又向項佗請求,時近年關,他想去給父親掃墓。
項佗知道項羽故意冷待項襄,對項襄很憐惜。項襄在彭城無事可做,不如回到家鄉隱居。
他猜測項襄可能是藉口掃墓,就留在家鄉不回來了吧。
「你先回去吧,我再勸勸楚王。」項佗送給項襄許多財物,讓項襄照顧好自己,「他只是見你未出孝期,才不忍讓你領兵。」
項襄微笑:「我知道。我與兄長一同長大,最是親近,怎能不了解他?」
項佗送別項襄,嘆息搖頭。
或許項襄離開彭城,離開楚王身邊,真的會更好吧。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