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盈說他領兵,大將軍韓信無話可說。
劉肥對韓信開玩笑,盈兒有一匣子的虎符,他倆的兵權都被盈兒剝奪了。
韓信表示這個笑話不好笑。
呂台命人去把呂祿叫回來,也懶得裝了:「盈兒,得知你入彭城為質,父親就提劍去找呂釋之。大母擋在呂釋之面前,搶過父親的劍,把父親的手臂劃傷了。」
劉盈冷笑:「外祖父又沒出面?」
呂台冷著臉點頭。
劉盈誇讚道:「不愧是外祖父,永遠無錯,只是眼瞎耳聾嘴啞。」
呂台贊同劉盈的說法。
「有時候,我真想大父和大母什麼時候老逝。」大概是和劉盈混久了,呂台也逐漸不孝,「父母在,不分家。呂釋之闖禍,父親為長兄,須背責;可要教導呂釋之,父親又沒有權力了。」
呂台還在沛豐的時候,就對呂釋之一家人一肚子氣。
他與父親竭盡全力與沛豐子弟交好,想要融入沛豐子弟中。呂釋之和堂弟卻永遠扯後腿。
不僅父親經常為呂釋之道歉,他又何嘗沒有常常為堂弟愚蠢得罪人道歉?
倒是被認為最魯鈍愚蠢的堂弟呂祿,最為省心。
二房闖禍的時候,大房長兄如父,需要一同承擔責任;大房立功勞的時候,二房幼弟如子,要分享大房的功勞。
教導?教訓?
父母皆在,兄長有什麼資格教訓?!
父親為了讓姑父安心,把兵權都交了出去,所有下屬都打散跟隨了其他將軍。
對這一點,呂台其實很無所謂。
不說父親將來肯定會封侯,就是父親封不了侯,他自己也能建功立業,不靠父輩蔭庇。
就是能力不足為將的呂產,也請求姑父讓他回漢中,在蕭何身邊讀書學習。
等他們二人能獨當一面時,大父大母如果還不死,難道還要逼著他們倆也為呂釋之的兒子賣力?
可憐呂祿,以前自己認為他很蠢,分不清親疏遠近。
現在呂台卻想,呂祿比起其父呂釋之和兄弟,更願意相信他們這群「外人」,會不會呂釋之和呂釋之其餘的兒子自己也有問題?
呂祿現在與自己同在韓信麾下為將,韓信交予的任務,他都能很好地完成。
呂祿的智商肯定沒問題。
那呂祿的「魯鈍」名聲,究竟是如何傳出的?
反正不可能是他們大房傳出的。
看著呂台滿腹怨言,劉盈老氣橫秋地搖搖頭,安慰道:「你現在就生氣了,如果你知道將來大舅父會為了彌補呂家的錯誤戰死,豈不是要氣死?哦,你也早死,很可能是在戰場上受傷太多的緣故。」
眾人聽著呂台的抱怨,本來都在嘆氣。聽了劉盈的安慰,他們嘆出的氣吸了回來。
緩了緩,他們看到呂台悲憤的神情,又慢慢將吸回去的氣吐出來。
慘,真慘。
這群人早就知道劉盈有一定的相面之能。
最初劉盈就是用相面能力激將他們一同奪沛豐。曹窋現在還記得曹參將來會鞭笞他呢。
每當他又想當孝子(真孝子,不是劉盈那種)時,他就靠著回想劉盈的話,強迫自己狠下心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