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意見衝突,懶得爭吵,寫信問劉盈。
劉盈卻意見不同。
劉盈察覺,韓信雖對改姓不牴觸,心裡也早就把自己當作劉家人,但他還是存著光宗耀祖的夢想,對「韓」這個姓氏有些看重。
自己倒是無所謂,父母都是小心眼。特別是阿母,心眼比針尖還小,竹籤捅人警告。至於忽視韓信心中的念想……說什麼呢,自家阿兄,這點小要求都不能滿足,自己還當什麼漢聖宗聖皇帝!
劉盈早早和韓信說明了,若保持原有姓氏,就要娶宗族女,問韓信喜歡哪個宗族女。
韓信還真有看好的。
劉交的女兒被劉交教導了《詩經》。韓信路過時聽那位比他小了四五歲的堂妹吟唱《詩經》,覺得自己未來的妻子就該是這樣的人。
只是陪著劉盈和劉肥讀了許多非兵書後,韓信知道,自己功勞太大,將來婚事肯定不能自由安排,便只是想了想,打算將來多找幾個會讀《詩經》的寵妾。
現在盈兒問起,他便說了。
對弟弟沒什麼不可說的。
劉盈又寫信給劉交,問他的女兒對韓信印象如何。
劉交嘆氣,回覆:「她說韓信長得很好看。」
劉邦出漢中的時候,就暗示劉交和劉喜,未婚的女兒不要再尋人嫁了,他有用。
劉交得到劉盈的信,又憂又喜。
他喜的是,韓信這人在功臣中年歲尚輕,總比把女兒嫁給半大老頭子或者異族首領強。
他憂的是,韓信的功勞太大,為人處世又稍稍有點不太擅長,若三兄和盈兒容不下他……唉,就算容得下,女兒也要受很多氣。
要多教導女兒啊。韓信不會的,她得補上。
劉盈還寫信給從豐邑逃出後,已經回到關中的人劉孺兒。
劉邦更改社稷後,已經把都城移到了咸陽附近。
沒在咸陽,是咸陽宮被項羽燒成了廢墟,實在沒法住人。
劉孺兒仍舊被劉太公養在膝下。劉太公正在教劉孺兒識字。
看到劉盈的信,劉太公皺了一下眉頭,又展眉搖頭失笑:「盈兒真是個好孩子。來,孺兒過來。」
劉孺兒身體比幼時好了不少,又到了安全的地方,性格變得活潑了一些。她爬上了劉太公的膝頭,仰頭問道:「是兄長的信嗎?」
以前劉孺兒很懼怕劉盈。劉盈派人把她救出豐邑後,她在劉太公懷裡驚惶未定地看著兄長駕著小驢車離去,奔向彭城營救母親,她雖然仍舊懼怕劉盈,但尊敬仰慕便比懼怕更甚了。
「是。你父親母親在為你尋未來夫婿,盈兒問你喜歡怎樣的小男子。嗯,夫婿,就是將陪你一起玩的人。一直陪著你,一輩子都陪著你。像你兄長那樣的如何?」
劉孺兒雖然仰慕劉盈,但把腦袋搖出殘影。
「那像你父親那樣的?」
劉孺兒雖然眷慕父親,但把腦袋搖得更加厲害,小小的發揪揪都飛了起來。
「肥兒或是信兒那樣的?」
劉孺兒想了想,道:「大兄……大兄還是別了。二兄很好!」
劉太公聽懂了:「要像肥兒那樣脾氣好的。」
劉孺兒使勁點頭:「脾氣一定要很好很好,和二兄一樣好!」
她非常怕生,比起玩伴,更想和家人一直在一起。
如果非要找個玩伴,那一定要脾氣好,不欺負她。
劉太公又問道:「那年齡呢?年紀大的還是小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