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吾乃孝悌仁義漢太子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陳平開玩笑道:「那為何陛下還提議讓太子早早繼位?」

劉邦失笑:「我知道,他也知道,所以那憊懶孩童絕對不肯繼位。」

陳平輕輕搖頭:「盈兒純孝,他不想繼位,但一定會主動請命,代替陛下親征。」

劉邦又沉默良久,又失笑道:「想也別想,他阿父我才是皇帝,稚童乖乖待在後方,給他阿父提供糧草。」

陳平見劉邦心中有數,便不再多說了。

劉盈視他為心腹,早早就在他面前說過諸侯若反,這次總該輪到已經長大的他御駕親征了。

「那時我定點你隨駕!把軍功分給你!」

面對如此慷慨的劉盈,陳平感激涕零,轉頭就把話遞給了劉邦和呂雉。

呂雉給劉盈安排了比她宮裡還多的僕從,讓他們盯緊了劉盈。

劉盈吩咐的事,他們都要照做,但做完之後,一定要及時告訴她和劉邦。

因稱帝的時間較為寬裕,劉邦沒有在半路上登基。

都城沒建好,他也在渭河之南搭建了台子,讓叔孫通、毛亨、浮丘伯、張蒼、酈食其等人合力制定禮儀,隆重登基。

呂雉沒有被抓,宮務等事早就移交呂雉。劉邦、劉盈和呂雉等人的冠服,呂雉也早就帶人做好。

劉邦向來喜歡劉盈口中的「虛榮事」。剛起事時,其他起義軍首領都是搭個草台放幾顆腦袋,他卻用了諸侯伐無道的祭祀之禮。

此次登基,他自然也是把能做的都做了,盡全力使登基儀式完備。

祭天,祭地,祭先祖。劉邦所處的沛豐曾屬於魏國、楚國、秦國三個地方,他便把這三個國家的先祖都祭祀了。

從北疆暫時回關中參加劉邦登基的蒙恬一臉欣慰。

仍舊定都秦國古都,仍舊祭祀秦國先祖,大漢和大秦又有什麼區別?

蒙毅心裡卻不是很開心。

劉邦宣布繼續安排人給秦始皇守墓,但守墓規格比陳勝低。

蒙恬安慰蒙毅:「陳勝可是敲響大秦喪鐘的人,守墓規格高一點也正常。」

蒙毅:「???」

他懷疑兄長對先帝心中有怨恨!對先帝不夠忠誠!

蒙恬笑著搖頭:「你跟在先帝身邊許久,怎麼對先帝還不了解?先帝若得知此事,也會敬佩陳勝。」

蒙毅不信。

陳勝反秦,先帝不砍了他全族全鄉,還敬佩?!

蒙恬不去說服年紀一大把還氣鼓鼓的弟弟。

砍肯定是想砍,但敬佩也一定會敬佩。先帝不是那樣狹隘的人。

先帝……曾經不是那樣狹隘的,只用秦人的帝王。他任用賢才無論國別,無論出身,無論是守城的小吏還是他國的學者,先帝認為他們有才華,都會恭敬地對待他們,也都會從諫如流。

什麼時候,先帝改變了?

還是說,不是先帝變了,是他們這群秦臣變了。

蒙恬不知道,也懶得想了。

大秦都亡了,現在是大漢。

複雜的登基儀式結束,劉邦側著頭,看著身邊終於肯束髮的兒子。

劉盈性子太皮,費鞋,費衣裳。雖然劉邦當漢王之後,劉盈身上的衣裳都是好料子,但都是便於行動的短裳。<="<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