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吾乃孝悌仁義漢太子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8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蕭謹也不會被劉盈吵醒,翻了個身,繼續熟睡。

兩人肩膀挨著肩膀,一覺到天明。

蕭謹起床時,劉盈也會起床,不能貪睡。

馮敬再次回到樓蘭都城,為樓蘭貴族帶去漢太子的命令。

劉盈不會去樓蘭都城。他留在這一處小城池,等著樓蘭貴族往往返返,仿佛是坐在自己都城裡,等待西域小國朝拜的皇帝。

西域諸國陸續得到消息。無論這些小國是否心向大漢,都派出使臣前來拜見漢太子,以探虛實。

第179章 殺雞儆猴震諸國

大月氏國王親自來了。

他本以為漢太子會隱姓埋名, 一路風塵僕僕去大月氏國,再率領大月氏國的壯士敲打對大月氏國不利的小國。

誰知道,漢太子就帶著幾百漢卒,把樓蘭國滅了。

樓蘭國不弱啊!

地處西域到中原的商路咽喉, 擁有多處綠洲, 樓蘭國若是弱小, 早就被其他西域國家吞併了。

連匈奴人都沒能讓樓蘭完全歸服, 漢太子怎麼能就帶著幾百人, 把樓蘭國滅了?

他甚至把樓蘭國的王室屠戮一空, 另扶植了人當樓蘭王。

就算匈奴把大月氏國打得全國遷徙, 也沒能把大月氏王室全殺了啊!

與匈奴聯繫最緊密的車師國瑟瑟發抖。

西域商路並非只有樓蘭這一條, 還有一條從中原翻越天山的路。

車師國就在中原翻越天山的關隘上。

匈奴早早掌控了車師國,與車師國多次聯姻, 在車師國有軍隊駐紮。

在原本的時空中,自漢武帝起, 大漢和匈奴多次爭奪車師國, 雙方損失慘重,把車師國打得都遷了國, 大漢才勉強掌控了這一處關隘。

對漢軍而言, 翻越天山比穿越沙漠的補給容易許多。車師國瑟瑟發抖,不斷派人請求匈奴相助。

樓蘭王室都死光了, 我車師王室還能好嗎?

在車師國派出使臣的時候,劉盈也將劉敬派去了匈奴。

這次他沒派蒯徹, 因為蒯徹太老了。劉盈怕蒯徹嘎在半路上。

這劉敬, 原本叫婁敬。自薦後得到了劉邦的看重,改了劉姓。劉盈此次出遊,特意把劉敬要到了身邊。

劉敬在後世主要的事跡, 在於他勸劉邦讓魯元公主和親,搞得他好像是什麼令人不齒的卑躬屈膝投降派似的。

事實當然不是。

太史公《史記》的史料都是從別人口中打聽,一些故事不一定是真事,選用這個故事,有時候只是為了描寫人物的性格服務。

勸魯元公主和親之事,只出現在劉敬的傳記。後世多認為此事真假有待商議。因為根據考古發現,魯元公主此時早已經成為趙王后。

劉邦剛剛攻打匈奴失利,異姓王本就蠢蠢欲動,張敖是少數對劉邦沒有異心的異姓王,劉邦得多蠢才會去奪張敖之妻。

匈奴重要,趙國地處中原,靠近關中,對劉邦的皇位而言,比匈奴重要多了。

再者,呂后心狠手辣,竟沒有報復劉敬一家,也不符合呂后的性格。

不過就算這是真的,劉敬出這主意,也不是卑躬屈膝。

他的原話是,陛下你送妾室、臣女、宗室女去和親,就是給人送禮。你只有送你和皇后的女兒去和親,才能讓匈奴王迎為正妻,你的外孫才可能成為新的匈奴王。同時,你要往和親隊伍中多塞能言善辯的使臣,用言語教導匈奴王,誘使匈奴向大漢靠攏。聯姻幾代之後,匈奴王室都是皇帝的子孫,便不會與大漢為敵了。

這話後世有個明君也說過類似的話,那個明君是唐太宗。

不管這道理對不對,你劉敬還真不怕得罪皇后和未來的皇帝,什麼都敢說啊。

他不僅敢說這個,還讓劉邦把六國富戶遷到關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