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吾乃孝悌仁義漢太子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3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因劉盈等人都未及冠,所「依附」對象又是張修、張魯這等米賊,袁紹和他麾下重臣都是真正的高門,自不會瞧得起他們。聽法正等人說了自己的顧慮,他們只認為法正等人識相,不會懷疑他們背後有其他用心。

此刻距離黔首劉邦提著一把破劍平定天下已經近四百年,世人無不把門第當作甄選人才的第一門檻。如果沒有門第,那就要文人互吹了。

東漢末年士人之間特別流行「人物大點評」。沒上點評又沒有家世的,去哪都混不上一口熱飯吃。

這就像後世找營銷號做推廣一樣。

東漢末年把這一套玩得最溜的,就是潁川那群士人,其中最著名的「點評博主」,便是水鏡先生司馬徽。

司馬徽此刻還在潁川,沒去襄陽。劉盈和小夥伴們雖然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但性格活潑,聽了水鏡先生的名聲,便一同拜訪了司馬徽,好奇司馬徵的點評。

司馬徽平時是個「好好先生」,無論誰來找他點評,他都只誇人好。只有在對待真正賢才時,他才會多說幾句話。在點評劉盈的小夥伴們時,司馬徵便多說了很多句話,連張翼都得到了司馬徵極高的評價。

但他對劉盈則像對待尋常武將一般,沒有將劉盈當作高潔的文士一般對待。

劉盈認定,這個人沒有眼光,歷史中舉薦諸葛亮和龐統,一定是瞎貓遇上死耗子,碰巧了。

大拇指指著自己。我的人品、才華、志向哪樣不是這世間第一?

小夥伴們照顧劉盈的情緒,從此不提水鏡先生對他們的點評,對外也不宣揚此事,雖然他們都知道是劉盈自己的問題。

水鏡先生把劉盈當高潔文士才眼瞎好嗎?!

因劉盈等人的故意低調,他們既不是上溯兩輩還在朝中當大官的高門子弟,也不是知名博主點評的大才,年紀又這么小,依附的還是被人看不起的米賊和已經內亂的益州,他們雖帶著千人來袁紹麾下作客,在袁紹等人眼中卻和隱形人一樣。

法正和張翼大搖大擺地在袁紹眼皮子底下搜集訊息,沒有碰到半點阻攔。

諸葛亮和龐統則留在劉盈身邊,幫劉盈應付前來討教的年輕學子。

只有袁紹召見劉盈的時候,劉盈才會親自出去應酬。平日裡他都是換書、抄書,閉門學習。

袁紹這方勢力見到劉盈閉門苦讀,對劉盈的認可度高了一丁點。以前他們以為劉盈只是求名的虛浮之人,原來劉盈是真的求學,而不是求名啊。

能從系統賒款「影印」資料回現實世界,劉盈比以往更忙碌。

以前他要憑藉自己的記憶帶走資料,到了現實世界,還要自己把資料默寫出來,帶出去的資料都很精簡。現在他只需要整理一遍資料,再讓系統帶出去,就少了一半工作……

等等,但論工作總量,好像很多了?

劉盈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就像是為了省錢,在遊戲商城裡把優惠禮包全買了的冤大頭,意識到了自己在遊戲裡花的錢更多了一樣。

他用毛筆撓了撓鬢角,癟嘴。

系統果然是他一生大敵。

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劉盈還是只能苦哈哈地繼續增加工作量,就像是意識到自己是冤大頭,下次看到超大折扣優惠禮包還是會全清一樣。

可惡的系統,以前他在副本里和別人交換抄書,都可以用「系統劇情」跳過。但若他想讓系統將資料帶出去,就只能自己先耗費時間抄一遍。

劉盈身心疲憊,搞事的欲望更加高漲。

諸葛亮和龐統感到了異樣。

以前他們都是一起抄書,現在劉盈自己整理的書籍,不讓他們幫忙。

劉盈這麼懶的人,怎麼會突然變了性子?

他們猜了許久,也猜不出劉盈行為改變的原因,只能認輸,去詢問劉盈。<="<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