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吾乃孝悌仁義漢太子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3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沒什麼。別有所圖的好處也是好處,只要能吞下,所圖再大又如何?」劉盈輕蔑道,「關中匪徒眾多,正好練兵。袁紹給了我們這麼多糧草,我們可以沿路募兵了。」

龐統想了想,問道:「若有塢堡攻擊我們……」

劉盈果決道:「那就打!正好補充兵糧人口!」

亂世之中,哪容得下奢侈的善意?

誰來截殺他,他就滅對方滿門!

諸葛亮拍著胸脯,說他要上戰場,以一敵百。

劉盈一腳把諸葛亮踹回去,讓張翼好好磨鍊。

諸葛亮氣得雙腳離地:「我很厲害!我能上戰場!」

劉盈敷衍道:「嗯嗯嗯,我知道你厲害,但我需要有人管理後勤。你不准上戰場。龐統也不准去。」

龐統疑惑:「為何?」他真的能上馬廝殺啊。

劉盈道:「你運氣差,容易死於流箭,以後都不准上戰場。」

龐統:「……我可以穿好一點的盔甲。」

法正想了想,道:「我還是跟你一起上戰場吧。我好歹是年紀最大的。」

劉盈這次沒拒絕:「行,試試。反正關中都是流民匪徒,我們只是趕路,不是攻城略地,遇到的危險不會多。」

法正躍躍欲試。誰家好兒郎沒有一顆征戰沙場的心?就是文士也會騎馬上戰場的。

做好準備後,劉盈卻沒有立刻離開。

只接受袁紹召見的劉盈,第一次親自拜訪了別人。

這人卻不是袁紹的部將,而是袁術派來袁紹這裡的使臣——孫堅。

孫吳在赤壁之前沒什麼存在感。

黃祖在《三國演義》中是個丑角,但在正史中,位居江夏太守之位的黃祖單防了孫家兩代半十六年,才死於孫權手中。

在這之前,孫吳一直困在江東之地,一直和越人死磕。

若玩過三國相關遊戲的人就很清楚這一點,走其他兩條線時劇情很豐富,走孫吳的線,赤壁之戰前幾乎重複打山越。

劉盈拜訪孫堅,不是為了今後謀劃孫吳。

他只是單純來道謝。

後世會點評許多「雖然做的忠於大漢的事沒多少,但論心不論跡的大漢忠臣」「可能年少有壯志的曾經的大漢忠臣」時,因《三國演義》將孫堅的戲份都挪給了別人,所以後世點評「大漢忠臣」往往沒有他。

在正史中,在這個夢境副本中,諸侯盟軍討董,幾乎全部都在磨洋工。就是袁紹全家被殺了,他也打仗不積極。

至於曹操和劉備,他們此時都說不上話,不能獨自領兵,領兵也常被揍。

而在討董之戰中,唯一與董卓正面對抗,幾乎以一人之力擊潰董卓的,是孫堅。

華雄是他殺的,呂布是他擊退的,董卓因被他打敗退守長安。

在長安內亂時,漢獻帝與公卿出逃,長安陷入一片大火中。

諸侯見沒了目標,都在打自己的算盤。有的開始分割兵力,謀劃從中獲得最大的好處;有的加入匪徒,掠奪財物和女人。

孫堅帶著他的兵來到了漢陵,整修被董卓毀掉盜掘的西漢皇帝陵墓。

其中被董卓損毀最嚴重的,就是漢長陵。

雖然孫堅起兵是奪漢代其他地方官的權力,沒少屠殺當地百姓,算不上什麼好人。他忠於大漢的行為,有多少是為自己積攢實力也說不準。

但劉盈還是承了他的情。

畢竟孫堅是他在董卓那裡當傀儡皇帝時,唯一將救他的行為付諸行動的人,也是唯一還記得他的父母曝屍荒野的人。

孫堅沒和劉盈接觸。

他是寒門豪族,沒有太多家傳經書底蘊,又是袁術的人,自沒有藉口與劉盈接觸。

他帶來見世面的長子孫策雖對劉盈好奇,聽聞劉盈整日抄書讀書,就不願意來了。

孫策更希望和人比武,而不是和人比念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