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吾乃孝悌仁義漢太子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4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比如當時被捧為「儒家聖人」的王莽,就要為了復周禮,試圖讓黃河改回周朝故道。

幸虧他還沒來得及實施就被推翻。

直到劉秀的兒子漢明帝任用了著名水利專家王景治河,黃河治理才進入正軌。

在東漢一朝,黃河水患基本平息,不是什麼特別重要的事。但在西漢初年的人看來,頭就很疼了。

漢初天團雖都是些青史留名的賢才,但也不是全知全能。

涵養黃河水土,疏通黃河河道一事,這一幫漢初草莽還真沒放在心上。

他們或許知道些道理,但還未見過,便忽視了。直到劉盈把黃河流域這四百年經濟變遷的資料送到他們手中,他們才發現問題的嚴重性。

如此一來,西漢的經濟政策就要進行些許改變。至少,不能在建城的時候只盯著渭河和黃河上游的森林砍,就算砍了也得及時補種。

鼓勵在黃河沿岸開墾的政策也要緩一緩,劉邦決定等劉盈一繼位,就把劉盈一腳踹出長安城,讓劉盈去巡視黃河沿岸。

劉邦非常開心。

這事本會落在他或者呂雉頭上。幸虧明年劉盈就繼位了,該劉盈和蕭謹在馬車上顛簸了。

關於黃河的事,一時半會兒吵不出結果。

開墾是必須要開墾的。如何利用後人的智慧,在保證農耕的同時儘可能地減少對黃河的危害,他們得等搜集了更多資料,才能謹慎地做出決策。

要系統性地治理黃河,黃河沿岸就不宜設置過多諸侯國。

齊王劉肥對劉盈十分忠誠,不會阻攔治河。趙國既然現在無諸侯王,不如撤掉。

劉盈的本事能控制中原,壓制朝堂,以後諸侯王不需要在中原附近成為長安的屏障。

之後皇帝分封同宗諸侯王,儘可能地分封到南邊未開化之地,讓諸侯王自己去人煙稀少的地方開墾。

周朝的土地就是這樣擴大的。

劉盈對自己即將吃苦很不滿,對要把弟弟們丟去南邊吃苦很高興。

回去就嚇唬弟弟。

漢朝關中經濟政策調整隻起了個標題,列大綱都不知道要花多久。漢初重臣的當務之急,還是幫劉盈迅速完成神仙的作業。

劉盈此次開局不錯,有望一口氣通關。現實中的政策慢慢調整,反正也要等劉盈登基後才實施,還是小祖宗的作業最重要。

當劉盈養足精神,準備再次進入夢境副本時,朝中多位大儒得病。

連沒心沒肺的張蒼都病了。

御醫診斷,全是抑鬱成疾。

劉盈唏噓。後人打著儒家的名義,喊著什麼「國家有道德,黃河自然清」,說黃河決堤是天意不肯治水,禍害沿岸百姓幾十年。看,快把儒家先賢氣死了吧?

荀子一直強調天災是自然規律,別說那些虛的,有道德的君王就趕緊救災;就算被後人嫌棄「迂遠而闊於事情」的孟子,他拿夏禹治水來宣揚自己「凡事有客觀規律,順天者昌」的觀點,也是讓後人「遵循客觀規律,順天者昌」的治水,而不是擺爛不治水。

儒家先賢並非只有這兩位。無論哪支儒家(劃掉)賤儒(劃掉)先賢傳人,都沒聽說過自家先賢提倡只要君王賢明就沒有天災,所以天災來了不准救災這種滅絕人性的言論。

後世的賤儒,老夫殺你!!

「希望老師們人沒事。」劉盈搖搖頭,十分同情。

回到副本,劉盈挨個把小夥伴們踹起來。

「睡什麼睡?批改後的作業本給你們拿回來了,看完後還有新的作業,趕緊學!」

「一個個都這麼懶,怎麼幫乃公爭奪天下?」

「起床啦!我都起床了,都不准睡!」

「哦,對了,這是我妻兒的畫像,要看嗎?」

小夥伴們正想群毆劉盈,聽劉盈炫耀妻子,瞌睡醒了。

「要看要看!」法正推開其他還有些不好意思的好兄弟,擠到劉盈身邊,「哇,和你很般配!」

劉盈得意得鼻孔都快朝天了:「對吧對吧?我和壯壯天生一對,比阿父阿母般配多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