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零之好好種田養自己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醫療站已經有了大概的樣子,只是人還沒到位,藥品也沒到位,還不能算正式開門。

李興國見沈卓來了,道:「你先坐會兒吧,其他人遠點,估計要一會兒的。」

沈卓左右看了看,也沒坐下,發現角落有掃帚,就拿起來把屋子地面打掃一遍。之前建設、搬東西人來人往的,不免弄得有些亂亂的。

李興國等人見他這麼勤快,都暗暗點頭。

不一會兒,李光耀過來了,禮貌親熱地喊人:「興國爺爺,建邦叔!」

李興國看見他,也點點頭:「先坐下等一會兒吧……不是,你跟沈卓一起打掃打掃吧。他掃地,你就擦桌子,弄好了等其他兩人來就能直接坐下說事了。」

李光耀也是個勤快的,就聽話地找了塊抹布,跟沈卓一起搞起衛生來。

弄得差不多了,黃志豪和孟春蘭就一起來了。

這兩人住得遠,又是走路來的,不免慢些,都熱得一頭汗。

這會兒李建邦和其他人都先忙去了,順便把一群調皮吵鬧的孩子趕走。李興國開口道:「好了,人來齊了,都搬張凳子圍桌子坐下吧,我來說說具體安排。」

大家都精神一振,聽話地搬了凳子坐下。

李興國也是坐在一邊,沒有往桌子後面醫生坐的椅子去坐,在幾個優秀的年輕人面前,並不刻意彰顯自己大隊長的威嚴,「之前你們還在培訓的時候,我就和公社那邊探討過建立醫療站以及建好、你們結業之後的安排,所以大概有個章程。」

說的事情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個是醫療用品。裡面最重要的當然是藥物,中藥西藥都要有,備上一些常用的,看病時開方也好,或者直接給鄉親們方便購買。西藥方面,主要是和鎮上衛生院對接,以後衛生院採購多一些,分發下各大隊;中藥方面,則是先去中藥鋪購買成藥。以後等醫療站穩定運行了,也可以從採藥的隊員中收購,讓他們幾個利用學過的知識來炮製中藥。

第二個是醫生的坐診安排。四個人正好分成兩批,每天兩個在醫療站值班看病,另兩個下鄉走診。這邊多山多水的地區,很不方便,有些年紀大的、病重的鄉親來不了,只能醫生辛苦些上門。坐診和走診輪流安排,現在剛上崗不知道哪裡有病人,就先把大隊裡二十幾個小隊走一遍,熟悉熟悉地方,也讓人知道豐水大隊醫療站開放了,醫生上崗了,鄉親們可以來看病了。

第三個就是醫生的待遇。這也是幾人最關心的。經大隊商議,每個醫生每個月發放二十五元,在次月十五發。這個錢和購買藥品藥材、建立醫療站的錢一樣,都是從大隊的集體資金中出。

四個年輕人聽到最後這個,都是心中一定。

服務鄉親、為鄉村醫療做貢獻,這些當然也多多少少有些,但是光喊口號吃不飽啊,還是實際的東西最動人!

以後每個月工資二十五元,雖然比這時候平均月工資三十元的工人少些,走山過水的也辛苦些,但在鄉下有這麼一份工資領,那也真是不得了的!

鄉下人多窮啊,賺點錢多難啊,還有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大家參加醫生培訓、咬牙堅持那麼久,不就是為了有個好出路?!

現在終於是塵埃落定了,以後月月有錢拿,日子有盼頭,怎不叫人高興!

沈卓表面沒什麼,心裡也是激動的,他終於能穩定掙錢了。以後就可以給葉欣買新衣裳、買新碗、買肉……還有家裡新建灶房、鋪院子這些錢,他也可以慢慢攢出來了,葉欣不用那麼辛苦了。

李興國繼續道:「赤腳醫生是半醫半農的性質,想必你們也明白了,看病之餘不能脫離農業生產。現在是剛開始,又是剛過了農忙,你們才兩兩一組,等以後熟悉了,農忙時節,每天就一人坐診、一人走診,另外的參加農業生產。到時候是一天一輪,還是一星期一輪,到時候再具體說吧!」

大家都鄭重地點頭。

說完了事情,李興國就把鑰匙給他們四人都分了一把,他自己身上還帶著一把,以防誰丟了開不了門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