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一向知曉長陽王妃林氏目光短陋,與長陽王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門,才冒了尖兒封了個驃騎,這倆就巴巴來搶了,沒有半分身為皇室宗親的自矜尊貴。
她向來是看不上這上不了台面的林氏的,冷眼乜斜長陽王妃,嘲諷道:「倒是眼不瞎。」
長陽王妃的臉頰一側赤紅,被斥責得汗顏,無地自容。
但已經到了這份上了,長陽王妃如今面臨著兩頭夾擊,只好繼續硬起頭皮說下去:「是的,這孩子人品才幹都好,武藝是壓得住幼薇的,若母后也覺得……」
「哀家覺得,」太后打斷了長陽王妃的話,「幼薇的婚事,決不可草率。要哀家賜婚,先要把這人帶到哀家跟前見一面了再說。」
謝煜趁機在旁敲邊鼓:「祖母,孫兒也以為時彧值得祖母為妹妹考慮,但我京中兒郎眾多,也不乏佼佼者,不如同看。就讓孫兒設一瓊芳宴,宴請長安諸位伯侯之子,同來赴會,席間祖母可親自考察。」
太后心甚滿意,朝辦事得力、深得己心的謝煜和藹地眯了雙眼,「也好。煜兒就用哀家的名義,把諸位子弟召集起來,官員三品以上,家中子弟未曾婚配者也可無拘。」
謝煜恭恭敬敬地再拜:「孫兒遵命。」
祖孫二人有說有笑,徒留長陽王妃獨自凌亂。
說好來請太后賜婚,太后卻極不乾脆,做什麼宴會考察,分明不過是推脫。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若筵席間又有旁人相中了時彧,提早下手得逞了,又該如何是好?
太子側過臉,從宮燈揉散的銀熾光暈底下,露出一角覆壓了半邊陰翳的鋒利下頜。
時彧。
該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第16章
太子謝煜回到東宮便奏定陛下,親自擬定瓊芳宴請柬人員名單。
時彧是最早接到瓊芳宴邀帖的,他對長安諸類宴會殊無興趣,本想拒絕。
秦灃提醒道:「將軍,這是太子的請柬。」
時彧反問:「那又如何?」
秦灃了解少將軍為人,他平生最不喜阿黨比周、投機鑽營,對這些溜須拍馬,向他人示好的手段事宜百千個看不上。
但少將軍需要知道的是,現如今長安二王爭儲,太子雖仍貴為儲君,但其母族無可依仗,且其自身才華受限無所建樹,不過占了嫡長子名號,二皇子有平貴妃母族支持,近來修建靈渠,在百姓中獲得了不小聲量,朝堂上也開始出現了議論。
皇家兄弟鬩牆那幾乎是必然會發生的,二皇子有爭奪大位的想法,太子也不可能不猜忌。
更何況此時二皇子已經被拱火到了高處,騎虎難下,若不引得太子忌憚,除非太子真的蠢鈍。
如若兩方交戰,少將軍作為武將之首,必然會成為雙方拉攏的對象。
「太子殿下拋出這節枝,也是希望將軍能選邊站穩,鞏固東宮的位置。」
秦灃好言相勸。
在他看來,太子仍是正統,少將軍偏向太子更為穩妥。
時彧嗤笑,對此漠不關心,「無聊之事。」
秦灃知曉於少將軍而言,最好的狀態,最高昂的興致,永遠是留在戰場上,而非勾心鬥角的官場,但既回長安,有些事不是不願面對就能逃避得了的。
秦灃將邀帖再一次雙手呈遞給將軍,「還望將軍三思。此次太子是借太后病癒的名目做筵,瓊芳宴上到時怕是太后娘娘也會出席。將軍,我們初回長安,不宜樹敵太多。」
太后在儲位上態度明確堅決,不容有變。她是陛下和長陽王的生母,曾在七王之亂時短暫攝政,至今餘威猶在,在朝堂上仍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太后的態度也是重要的砝碼。
時彧陷入了思量。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