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堂上行走的人,有幾個是樂於助人的?
不管是向上還是向下,若不是有了利益牽扯,誰會主動去和人搭線?
傅縉雲猶豫會兒,想到夷州是衛辛的封地,她以後也是在衛辛名下辦事的,想想還是答著:「李尚書提醒下官,夷州剛經歷兵變之亂,讓下官謹慎辦事。」
李珺昨天下午確實說了類似的話,但傅縉雲現在顯然是把李珺的話模糊了一下之後,才傳遞給衛辛聽。
「應該不止這些吧?傅刺史說話還真是謹慎,這樣本王也就放心了。」
衛辛意味不明的笑了笑,開門見山的問著:「以本王對李尚書的了解,李尚書的意思應該是——
傅刺史接管夷州之後不要多事,不該說的話不要說,不該往上遞的摺子不要遞,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看看斗不鬥得過兵部尚書和吏部尚書。
甚至李尚書還可能對傅刺史進行了一番說不清籌碼的威脅,對嗎?」
傅縉云:「……」
要不是昨天吃飯的地方不可能藏人,她都要懷疑這位夷王殿下是不是派人偷聽了。
聽衛辛都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傅縉雲如果再否認,那就是不識好歹了。
「殿下聰慧,下官拜服。」傅縉雲朝衛辛抱了抱拳。
活了三十多年,她還是第一次見到衛辛這種多智近妖的人,而且對方還生在皇家。
京師眾臣都在大皇女和三皇女之間艱難抉擇,卻從沒人注意過這位二皇女。
細細想來,實屬可怖。
衛辛笑著抬了抬手,辛肆從旁邊取來一份資料放在她手裡。
「李尚書也不是空口放炮的人,傅刺史難道不想知道,李尚書那含糊不清的籌碼到底是什麼嗎?
她的籌碼,是刺史那平民出身無法相守的,還是那萬般疼愛卻不能接回身邊的親生女兒?」
傅縉雲,胥州吉鄔郡承郝縣人士,二十七歲科舉中榜,留京師任職。混跡官場六年,三十三歲,爬到四品工部左侍的位置。
如今一朝被欽點為夷州刺史,也算是斷了京官的路。
對於有些官員來說,離京就意味著再也難以往上攀爬。而對於有些官員來說,離京或許也意味著自由,可以短暫的避開朝堂爭鬥,守好一方土地,庇護一方百姓即可。
是好是壞,因人而異吧。
且說這傅縉雲,當年一朝入朝堂,意氣風發。正欲回家鄉風風光光的迎娶竹馬時,卻遭到了其父以死相逼的反對。
孝字當前,傅縉雲順從其父的安排,娶了胥州刺史的公子,這也確實讓她在官場上走得順暢了一些。
但那青梅竹馬,她也捨不得讓他嫁給平民婦人清苦磋磨一生,又礙於如今的正室夫郎是胥州刺史的公子,不好得罪,只能派遣她身邊的下人在她家鄉置辦良田大院,再讓她的下人名義上迎娶那位竹馬。
多年來,傅縉雲就一直這麼暗地裡養著她的竹馬,並且與對方誕下一女。
衛辛不想去在這個時代背景下評判這件事的對錯,她也評判不出來,她能評判的只有這件事於她而言的利用價值。
聽到衛辛的話,傅縉雲的神色顯然變了許多。
「傅刺史自己看吧,本王就不一一贅述了。」衛辛把手裡的資料遞過去。
傅縉雲立刻伸出手,雙手捧著資料接了過去。
看到自己的信息被人查了個底朝天,傅縉雲說不惱怒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更多的還是對京師那些龐然大物的畏懼。
兵部尚書,還只是個正二品文官,就能在短時間內把她查得清清楚楚。
那再往上呢,一品官員呢,親王呢?
京師朝堂,果然是龍潭虎穴!
哪怕已經在裡面混跡了六年,傅縉雲此刻想來,仍覺得後背發涼。
第98章 倒是朕小瞧她了(2)
衛辛吃完碗裡的粥,接過辛肆遞來的帕子擦了擦嘴,繼續朝傅縉雲說著:「傅刺史是聰明人,應該知道本王今天叫你來的意思。」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