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幕劇透我成了千古一帝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但這種事又何止李崇做過?天幕下不少人唾棄李崇這人的同時又咬牙切齒,這種自身沒有家室實力,最終功勞全部被上司拿去的事或多或少都在一些人身上發生,無權無勢,又能怎麼樣呢?

虞景洵皺眉沉思,天幕說他們現在不比天幕的未來,難道未來的世界能做到天下再無這種占山為王的強盜嗎?

【周韜得知這件事後就心知不妙,但手底下那麼多人也不是輕易就能夠挪動得了的,而且山上這麼大目標,這得往哪兒躲啊?朝廷的人再不靠譜又不是睜眼瞎。

而當時雖然很多人都嗅出了即將天下大亂的氣息,但厲帝登基的這一年半載也不可能立馬就搞的亂起來,一切都得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殷閔會說出那九字真言的原因也一樣,各方靠實力崛起的時機還沒真正到來,後來不少成勢的大佬這個時候也都悄摸眯著呢,所以選擇這個時候跟朝廷對抗絕對很難,很大概率會被當出頭鳥專門針對。

想要保命,那是不是就帶著自己的人馬投降?然而這似乎不太行,哪怕這個時候李崇已經死了,但周韜這個人的存在可是有跡可循的,李崇當初就算沒有聲張的意思,他那麼一逃也成了逃兵,朝廷知道了還能不追究嗎?況且鬼知道對方當初給沒給他按什麼不可饒恕的罪名。

於是周韜一咬牙,決定,打!】

有人聽到這裡心生同情:「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可不就只能選擇孤注一擲了?這周韜被李崇坑到這個地步也是倒霉,竟連投降都不行。」

他們之前還疑惑過楚王為何直接就要聚集人手開打了,而不是先試圖招降現在看來,應該是沒談妥才要開打的,這也是周韜沒辦法投降的原因。

有人反駁:「他遭遇的事再倒霉,也是個占山為王的山大王,輪得到你同情嗎?我看剿的好,這人有能力又有地盤和手下,不處置了還不得攪風攪雨?到時候受牽連的又是誰?」

也有人不屑參與這種討論,既然天幕說了青州是楚王的發家之地,周韜在這裡必然掀不起風浪。

皇帝和諸位大臣深吸一口氣,不少成勢的人都眯著,這個不少到底有多少?

【和平解決不行,那就只有武力分勝負,周韜一窩土匪坐落在山上,但凡想要攻山,多半不能是在大白天,不然人家在山上就跟在站講台上的老師一樣給下邊搞小動作的你瞅的清清楚楚的,那還打個錘子,所以自然就要選擇在夜晚作戰。

可即使如此,殷閔一方的劣勢也很明顯,因為住在山上的土匪作為土著明顯比他們了解這座山上的地形,占據地形優勢的同時也更加適應環境,畢竟山上難免有一些蟲蛇什麼的,而他們乍一來不適應環境就很容易陰溝翻船,何況當時作為統領的他作戰經驗並不豐富,帶的兵也只是草台班子。

但僅僅只是這些小事還不足以成為困擾,眾所周知,兵法講究的不僅僅只是如何調動兵力,同樣也是一門心理戰術,畢竟很多東西老祖宗都已經總結過了,多數時候雙方在應對某一件事時的大概作戰方式都大同小異,那麼要想讓敵方相信你想讓他相信的,自然就要講究對人心的把握,以及如何在細微處迷惑住敵人,化被動為主動。】

天幕這一番話對於許多懂兵的人包括皇帝在內並不意外,在天幕中的楚王下決定攻山的時候,他們根據自己所看到的環境和得知的信息,就已經將這些分析了出來,知道楚王的這一仗多少會有點難度,當然,不少老將看來也只是有點難度。

但……皇帝老神在在的想到,能成為最後的贏家,這一點小事當然不足以成為阻礙,回想一下天幕說的最後那段話,對於楚王會用什麼招數,心裡已經有了大致的方向。

果不其然。

【這一點殷閔就玩的很好,他先是離老遠給了周韜一箭,用實力告訴了對方什麼叫露頭就秒,隨後派出一部分人去後方擾敵,而根據周韜日前探聽到的消息,來攻山的並不是經過朝廷專業訓練的兵,帶兵的人更不是有兩把刷子的青州總兵,很可能是身為一介文人的嚴松清自己。

於是這一行為便給予了敵方充分的迷惑性,總之就是覺得不懂兵的文人戰術果然拙劣,你自以為藏的好但老子的火眼金睛已經看穿了,以為後方來偷襲的才是主力,安插了神箭手的這邊只是為了轉移他們的注意。

而會產生這種錯誤判斷也不能說周韜水平不行,畢竟這種事情就是因人而異,敵軍將領水平不行,你總不能自個腦補出一套高深莫測來扣對方頭上和空氣鬥智鬥勇吧?由此可見情報的重要性,當然,這也不是他後續會被擒的主要原因……】

「說白了他這不就是輕敵嗎?」

有不少百姓聽到這裡頓時合掌而笑,他們有些本來也不懂這麼多,但天幕播放了這麼長的時間,光聽那些事情也能聽懂一些細枝末節的東西,周韜看不上嚴松清的軍事水平,便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對方的動向和思維,認為要是自己把對方想的太深,反而是在和空氣鬥智鬥勇,沒必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