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幕劇透我成了千古一帝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說了再多的個人能耐之處,無論如何卻都比不過腳踏實地的實績來的更令人心悅誠服,更可況這還延伸出了一個文帝治水的典故美談。

皇子們紛紛被這從頭到尾的滿屏誇誇弄得不禁麻木起來,臣子們則多是以稱讚為主,至於民間的百姓們,尤其是在青州,太子的聲望不可遏制的再度漲了一大截。

而也就是在這時,天幕話鋒一轉。

【殷閔這邊在青州穩穩的發展,與此同時,讓我們再來放眼看一下外界的形勢,厲帝這邊,對方還在自己大興土木建造的宮殿裡歌舞昇平著呢,不過通過歷史我們也能夠看出,這個人雖然疑似有點精神病,但其實也不完全傻,就只是菜而已,以至於他毀毀參半,亦惡亦邪的一生,也鬧出了不少笑話,而最有名的那個,莫過於他聽說民間又爆發了幾場起義,於是某日上朝就問起了這件事,畢竟國家要是玩兒沒了,他也就沒處可玩兒了。

但下面的大臣哪敢如實回答他啊!哪怕是他一手提拔上來的狗腿子也不敢,說下面真出了事兒,對方只會認為是他們這些大臣辦事不利,然後拖出去砍了,這在過往都是有實例的,於是就糊弄他說,下面雖然有些小問題,但已經沒事了,陛下您接著奏樂接著舞,厲帝一聽,信了,果然接著奏樂接著舞了。】

前腳剛說完太子殿下的典故美談,後腳就輪到了毀毀參半,亦惡亦邪的厲帝,這竟還對仗上了!

皇帝輕嘖了一聲,總是氣呀氣的,他這時也有點提不上氣了,對於這個可能有病的廢物兒子也只剩下了漠視的態度,至於對方乾的那些個蠢事……都已經聽了這麼久的天幕,心理準備早就有了。

可歌舞昇平之後,誰又知道這其中無聲掩埋了多少具屍骨呢?

許多人不禁目露黯然。

也就是在這時,重頭戲終於來了。

【就這樣,上面帶頭,各方人士接連貢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搜刮民脂民膏,增加賦稅,再加上大興土木,短短五六年的功夫,他老爹積攢三十年的底子就被敗的差不多了,哎,各方人士的時機也就來了。

寧朔六年五月初四,徐謙益於荊州南部懷安郡起勢,以為過世的楚王殷閔討還公道,誅殺佞臣周通海、劉茂、莊玉成、范畛等人的名義聚集數萬兵力,出其不意攻打下周邊的好幾個縣城。

緊接著,作為曾與殷釗爭奪過天下卻不幸敗亡的昔日吳王的長孫,這些年一直漂泊在外當海盜的吳文遠直接上岸占領了小半的徐州。

有這倆人帶頭,其他人數相對沒有那麼多的起義軍也紛紛響應,誰讓大家都受不了厲帝,自此,寧朔之亂最初的亂象已然顯現出了一角,但卻遠遠不止如此。】

皇帝一邊吩咐人手去查這兩個人,一邊也忍不住嘆息,天幕說是說出來謀反的人是誰,卻是當著全天下人的面說的,這二人但凡機警一些估計已經躲藏了起來,多半不好去尋,尤其是後者……

想到昔日的老對頭,對方果然是讓自己的子孫逃到了海上,這個吳文遠現在怕不是還在海上吹風呢!

……這二人心中也確實很恨,本來天幕要是不說這些,他們未來也未必沒有一爭之力,哪怕最後爭不過那個殷閔,最起碼曾經也得到過了,但如今天下太平,沒哪個人會閒的沒事支持他們,又有老皇帝鎮壓,他們根本沒這個機會成勢,現在姓名暴露出來,甚至還多了性命之憂。

想到天幕劇透的那個未來,就是老皇帝死了之後沒有個好的繼承人,才導致天下開始亂起來的,有狗急跳牆者一咬牙,心中已經有了孤注一擲的念頭。

正安然坐在殿中的殷閔還不知此時又有人惦記上了他的命,看著天幕上那個姓徐的竟也拿著他當藉口,不禁心想你們就不能換個人薅羊毛嗎?

自己哪有那麼多公道讓你們幫忙討!

有和他關注一樣的早就幫忙笑過了。

【地方有人造反的消息傳入朝中,厲帝迅速糾集了兩路大軍,統共四十萬人馬,雄赳赳氣昂昂的就去平叛了,心想我這人數是你們的幾倍,難道還拿不下你們這一點人嗎?

先別說這種想法有多麼淺薄,但也就是在這時,周通海卻突然在朝中參了一筆,也為當時局勢增添了一絲亂象,他說青州刺史嚴松清勾結了當地的總兵鄭鴻,私下蓄養兵力,儼然已經成為了青州的土皇帝,謀反之心,赫然昭昭!

咱就說你這人真夠陰濕的了,怕不是一直陰暗爬行的盯著老嚴呢吧?】

這話聽的嚴松清不禁後背一涼,身上寒毛都豎了起來,天幕下的其餘人也不禁一陣惡寒,陰暗爬行,這得有多陰暗啊!怪不得他能當佞臣!

【可僅憑這人的一面之詞,顯然不可能立刻馬上就派大軍去攻打,畢竟青州這時明面上還沒反呢,於是朝廷先是派出了使者送旨問責,真的假的咱不得審一審?

可問題就在於,誰讓他搞到真的了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