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幕劇透我成了千古一帝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天慶朝。

原本許多人在看到未來皇帝私人藏品的時候還正準備要勸誡殷閔不要太過奢靡,結果誰知下一秒,天幕的話鋒就是一轉,也成功令許多人的話卡在了半當腰,就連老皇帝聽著這話也陷入疑惑,玻璃竟然有這麼重要?

殷閔的表情卻隱約有些意味深長。

上行下效嗎?確實是一個好辦法。

第44章

殷閔都不用懷疑, 雖然說怎麼都已經是皇帝了,他肯定不至於還委屈自己,該喜歡什麼只要不太勞民傷財就喜歡, 畢竟他這麼說也是個人, 可一點小愛好搞得人盡皆知……那八成就是故意的了。

華夏作為一個自古以來文化深厚的大國, 能夠燒出極品的瓷器,各方面在最初也都領先於世界, 為什麼在文明進程的發展中扮演了不可或缺角色的玻璃, 在古代卻一直沒能得到重視, 以至於後世科技上被原本沒他們強的西方領先了一步?

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燒制玻璃的手法問題, 石英的熔點高, 在古代燒制就需要用到助燃劑, 東方多以鉛丹助燃, 燒出來的玻璃不耐驟冷驟熱, 清脆易碎,相反西方的玻璃因為助燃劑用的不同,玻璃質地也截然不同, 於是也就註定了發展方向的不同。

殷閔前世的時候因為行動不便, 就看過很多閒書,隱約記得他所在的這個時候其實東方似乎已經掌握了燒制更堅固的鈉鈣玻璃的方法, 就是用草木灰和鹼助燃, 燒制出來的玻璃雖然還是比不了後世的,但已經很透明了, 只不過或許是因為礦產的原因, 這種方法還是沒能大量應用。

以及東方的瓷器同時期發展的的確太好了, 作為生活用品玻璃根本取代不了,就像是對於同時期與東方通商的西方來說, 東方來的瓷器也只是作為奢侈品,無法取代他們主要使用的玻璃,而想要進步,各方面也都不划算,以至於玻璃的發展也就一直沒能繁榮的起來。

所以這顯然已經不單單是他作為穿越者能不能拿出來技術的問題,而是如何改變現狀推動發展,況且一樣事物想要徹底發展起來,必然也不是短期內能夠做到的事,發布類似的政令是一回事,同時肯定也要適當調動一下積極性。

這不只是一個簡單的玻璃的問題,只要科技能發展起來,不會再懷揣著寶藏卻被所有人忽視,華夏就不會再繼續在未來落後於西方。

這也是幾乎所有穿越者都想要改變的遺憾,同樣自然也包括殷閔在內,兩個時空雖然歷史不一樣,許多發展卻大致相似,是以他希望自己所在的這片大陸能夠一直遙遙領先,更不會在未來遭受到恥辱與入侵。

……於是皇帝就擼起袖子親身上場打GG了。

不知道為什麼,只要這麼一想,殷閔的嘴角就不自覺抽搐起來,莫名有點心酸。

天幕也開始大致講解起玻璃的好處。

【遠的不說,就說殷閔發明的這幾樣相關物品,能夠幫助人看到肉眼觀察不到的的微小世界的顯微鏡、以及能夠觀察到遠處物體的望遠鏡等就離不開玻璃,再進一步,就是天文望遠鏡,能夠看清楚天上的各種行星以及月亮。

再到我們如今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築領域、醫學領域、電子領域等等都離不開玻璃,可以說沒有玻璃,人類的很多科技就都發展不起來,所以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感嘆,有些皇帝的個人愛好只會禍國殃民,但殷閔就不一樣了,他的每項個人愛好都挺目標明確且有用的哈哈。】

這番話說的不少人都吃驚不已。

顯微鏡作用說的不是特別明晰也就罷了,望遠鏡卻是一下子就喚醒了不少人的記憶,許多人猶自記得,之前天幕播放過的內容中,楚王在斬殺朝廷派來剿滅青州的主帥竇德章的時候,就曾用一個東西觀察過敵營。

能被天幕如此讚譽的事物必然不簡單,這個望遠鏡……到底能看多遠?許多人思及此處,再一聽見天幕說那個更進一步,甚至能夠觀測星河日月的天文望遠鏡時,就更加震撼了。

「這個玻璃製造的東西竟然連天上的星星月亮都能看清楚?」

「八萬四千里啊!這樣遠的距離,這,這難道不是神器嗎?!」

有人顫抖著手道,此時的人認為,天與地的距離是約八萬四千里左右。

許多人紛紛被震撼,再想到天幕說這是太子發明的東西,用作材料的玻璃未來還有更多他們不知道的用處,心中的情緒就更加難以言表了。

然而大殿中的許多人在聽到最後一句話時,情緒卻一下就滯住了,這話……聽著怎麼有點不大對頭啊?

感受到親爹已經看過來的目光,殷閔暗中嘆了口氣。

只聽天幕說道。

【現在就有很多網友調侃,說殷閔是最早且最有名的學會應用名人效應的GG大師,原本因為瓷器行業發達,古代一直以來對玻璃的定位也只是奢侈品,並不怎麼一心發展,結果他GG這麼一打,親,皇帝都喜歡的東西,難道你還不感興趣嗎?先到先得,買到就是賺到哦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