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先是翻開一頁,才看了不過一眼,翻書的手便當即頓住,臉上的表情也跟著逐漸冷淡了下來。
他又潦草的接著快速翻了幾頁,最終什麼話都沒說,只是將其又遞給了一旁的虞景洵,虞景洵看了兩眼,表情當即驚奇了起來。
他冷哼一聲道:「譁眾取寵,你莫非是想讓陛下被天下人指責不孝?」
張望津連忙道:「小民絕對沒有這個意思!」
虞景洵眸光冷然:「你在書中大談寡婦再嫁是對丈夫的不忠和不貞,難道這還是假的不成?」
天下誰不知道當今皇帝的生母孝慈太后是二嫁之身?甚至一度還曾在民間掀起了娶寡婦的風潮,更有過官員相互之間爭娶過同一個寡婦的情況,畢竟皇帝的母親就曾是寡婦,多有好事的人認為這裡頭說不定有什麼玄學,不然怎麼能生出一個皇帝來。
先別說這種風氣下,這人吃錯了什麼藥來獻這種策,這麼說豈不是將已逝多年的太后的名聲也給概括了進去?
可張望津卻道:「小民絕沒有對太后不敬的意思,而是看出了陛下如今的難處。」
這話倒是有意思。
皇帝直接笑了:「那你倒是說說,朕有何難處?」
張望津恭敬道:「小民斗膽直言,陛下如今憂心的事無外乎一樣,那便是皇太孫的事。」
此言一出,皇帝和宰相的面色都幾不可見的沉了一下,事到如今哪裡還不明白這張姓舉子此番獻策,劍指的究竟是誰。
「當年陛下從尚且是一小官的王家擇女為太子妃,無外乎看中其家風清正,可自王尚書去世後,王氏和太子妃顯然都沒能堅守本心,自太子殿下數年前病逝之後,太子妃便不安於室,通過影響皇太孫插手朝政,為母家謀取私利,其弟更是收攏錢財……」
只聽張望津侃侃而談,說到最後,他甚至揚起了聲音:「這一樁樁一件件,無外乎女禍二字而已,所以小民認為,陛下還是不應當給予女子太多優容,而是應該叫她們退回後宅,謹守本分,三從四德,相夫教子,才是陰陽調和的大道,如此朝政也才能安穩。」
這一番言論聽完,天鳳帝沉默許久都沒有說話,話說到此處,這舉子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是希望自己能推行他寫的這本狗屁不通的書來藉此打壓太子妃,並且認為此舉很有必要,畢竟太子妃是皇太孫的母親,不將對方給打壓下去的話……歷史上的那些前車之鑑可不怪他沒有提醒,小心殷氏的江山被篡奪。
而皇帝能不能解決他口中所謂的「煩惱」倒在其次,一旦此舉成功,他張望津卻是能獲得數不盡的名望,這自然也是他最終的目的。
當然,張望津也是真心實意認為女子不應該不安於室,陛下做了錯誤的決定,如今惡果已經顯現,總應該聽他的了吧?
他信心滿滿,可就在這時,卻見皇帝拿起那本書在手中輕拍了兩下,隨即悠然道:「可你又怎麼能證明你的提議就一定是正確的呢?難道你比滿朝諸公,乃至朕的宰相還要聰明不成?」
被皇帝拿出來當例子的虞景洵聞言搖頭失笑,已經幫這名舉子預感到不好。
張望津一怔,當即說道:「小民當然不敢與虞相和朝堂上的諸位相提並論,可有句話說的好,當局者迷,許多人礙於太子妃,也未必敢說實話。」
天鳳帝哼笑一聲:「可你這麼說,朕也沒辦法就這麼信你,這樣吧,你證明一下自己。」
張望津不明所以,這要怎麼證明?
隨後卻聽皇帝說道:「身為這部書的創作者,你總該要以身作則才能服眾,所以朕的要求也不高,把你書上寫的這些東西,自己學會了,回去都對你的妻子做到。」
虞景洵聽到這裡,忍不住失態的輕咳一聲。
張望津緩緩張大嘴巴:「陛下!這,小民的書是用來規訓女子的啊!」
況且真要這樣的話,他書上還說夫死妻子應當殉節呢,他妻子若是有個什麼不測,他難道也要殉節?
這合理嗎?
誰知皇帝卻道。
「既然是好東西,那用在男人身上怎麼就不行了?你只記得你的那一套,難道忘了陰陽平衡之道?只一味規訓女子算什麼?」
「不必多說了,你既然主動獻策,朕不過是要你證明自己而已,卻還推三阻四,怎麼?你要抗旨?」說著,天鳳帝冷笑一聲,周身威儀盡顯,瞬間便壓的人喘不過氣來。
張望津見此哪裡還敢繼續推三阻四,原本是想要藉此機會一步登天,誰想到皇帝不接納他的策略也就罷了,竟然還鐵了心要整治他!
獻策竟還給自己獻出了一個三從四德的枷鎖?難道以後他要一直對他的妻子如此?張望津想到此處,頓時只覺得天旋地轉。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