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幕劇透我成了千古一帝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而她和殷閔始終是站在同一個立場上的, 以太子的性格,應該也不會太在意。

老皇帝習慣性看向自己的下首,沒見到人這才恍然想起太子如今人並不在京中。

總之這種事簡直沒有人再比老皇帝本人更加深有體會了, 曾經交好的人漸行漸遠倒在其次, 更為重要的是,站在這個位置上, 身邊簇擁著的全部都成了讚美之聲, 哪怕偶爾有那麼一兩敢唱反調的,轉頭也有人立刻上來阿諛奉承皇帝。

老實說, 真信了這群人的鬼話這皇帝也就不用當了, 對事物的基本判斷力都已經失去。

遠在徐州數屍體的殷閔看到這裡倒不意外, 不如說,這世上從來就沒有什麼十全十美的事, 天底下的好事又豈能全部都被同一個人占據?人生無論怎麼選都一定會有遺憾,這是他曾活過一世的感悟。

既然當了這個皇帝,也總要付出什麼。

*

太宗朝。

永康公主立即起身向皇帝請罪:「陛下,臣並非是在猜忌您。」

這種事你知我知道倒也罷了,可被天幕播放出來就不太禮貌了,頂著那麼多雙眼睛,這個罪,永康公主必須要請。

連帶著一同出場宋珂也跟著請罪。

天鳳帝心底嘆了口氣,開口道:「無礙,起身吧。」

【自古君王多寂寞,這句話雖然也不是全對,但說的差不多就是這個道理了,哪怕是再沒有威脅性再親和的皇帝那也是皇帝,說要殺人就是需要動動嘴的事兒,是個人都得小心不敢得罪。就像是老虎一樣,哪怕是從小養在動物園裡沒了野性的,你也不敢相信它就一點沒有想試試吃人是什麼滋味的時候。】

「伴君如伴虎啊。」

說的不就是這個道理嗎?不少人感嘆道,說起來永康公主這麼做的確是聰明的舉動,畢竟之前天幕也說過,未來的這位陛下是以江山社稷為重的人,哪怕念在一點舊情的份上真就破了那麼一次例,但這無疑會消耗帝王的耐心——怎麼總是你在這當絆子呢?

反而識相一些還能留個好印象。

【不過顯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那麼清醒,咱們身為提早知曉結局的局外人,看到這種情況可能就會覺得這人好蠢,不順著皇帝你是想死嗎?

但實際上可不能這麼算,先不說就算是咱們也不可能上面領導說啥不管好壞就全部照辦,一點都不摸魚。而人類畢竟會被主觀支配,就是說一件事你覺得行,或者說你內心更想要這個結果,所以哪怕實際上不行或者有風險,你的潛意識也必然會給你找出各種理由來證明這件事這麼做是對的。】

自欺欺人嘛,人類的潛意識確實更願意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

讀過心理學書籍的殷閔坐在座位上聽到這裡如此想到。

所以這個不識相的人到底是誰?

【自古以來,開國功臣就是個壓力比山大的職位,這個實際上和皇帝忌不忌憚功臣不占據絕對關係,畢竟歷史上又不是每個開國功臣的下場都不好,這其實也是要看臣子的情商。

有腦子的知道低調一點,不居功自傲,這種至少還能獲得一個好結局;沒腦子的就覺得我為組織立過功,我為國家流過血,你皇帝能有今天也有兄弟我的一份功勞,我享受一下怎麼了?】

【於是問題就這麼來了。】

有人聽到這裡不禁說道:「這說的也沒錯啊,立了功,便是享受一些又有什麼,這不都是應該的嗎?」

能說出這種話的人顯然就是不懂了,一些有識之士聽的忍不住搖頭:「這事情可沒那麼簡單……」

立了功要些賞賜的確沒什麼,但若是要的太多了,過界了,這就成了大問題了。或是皇帝無法容忍,或是威脅到了皇權,總之這兩種但凡沾了任何一樣基本就是完蛋。

【因為殷閔自己就很能打的原因,他身邊實際上真能算得上功勞很大的臣子倒也沒幾個,基本上都分攤了下去,但鄭鴻絕對算得上是其中之一,畢竟當初身為青州總兵,他這份投資也算是挺關鍵的了,不然殷閔即便依舊能夠成功,卻不會那麼容易能在青州發展起來。

顯然鄭鴻本人也明白這個道理,不然也就沒有後面的事了,先是縱容族人在這個節骨眼上私占民田,事發之後不想著請罪,或者處置罪魁禍首,反而還出手包庇。】

太宗朝的人看到此處均是笑而不語,天鳳帝更是連眼皮都沒抬一下。畢竟皇帝登基都有十年了,這個時候鄭鴻的墳頭草都已經有幾尺高了,也就沒必要做什麼評價,總之都是自己作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