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之後,他們這些人也不過就是一捧黃土,後人能傳幾代都還是未知數,只能逐漸淹沒在歷史的塵埃當中,能夠名傳千古,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永生」。
改革從來都不是小事,若能參與進這種事裡,想必便能青史留名……不少人頓時便想著該如何乘未來陛下的東風了。
倒不是說他們想要不勞而獲,只不過是想要參與進去而已,而這位陛下想必也肯定需要人來幫他做事。
【不過也不是所有愛折騰的皇帝都一定在當代評價不好,這實際上還是得看你怎麼折騰。說起來咱們前面也說了,功績都是折騰出來的,能被位列千古一帝,可想而知殷閔折騰的肯定一點都不少,在位期間的內政方面,除了前面那幾樣,他還對教育以及醫療行業方面進行了諸多改變。】
有了前面的話語打底,對於天幕的這番話眾人也不出奇,唯一好奇的便是殷閔做出了怎樣的改變,才至於被天幕特意提及。
遠在徐州的太子殿下抬眸,心裡頃刻間便有了答案。
果不其然,只聽天幕說道。
【比如說咱們現在使用的簡體字和拼音,就是他那個時候創造出來的。】
「簡體字……簡……難道是將現有的字體化繁為簡?」
大殿之上,有臣子頓時驚愕道,簡化字體,這種事說起來好像很簡單,實際上可一點都不簡單啊,先不說天幕說這個東西是太子創造出來的,能做到這種事,又該是何等的能力?光說改動這種重要的東西,恐怕就有不少人反對!
群臣頓時也議論紛紛,天幕下眾人看法也五花八門,有守舊者認為,無論如何都不該對這方面下手,大致意思就是對知識文化的侮辱。
也有些人認為,化繁為簡也不一定就是錯的,沒看天幕的態度也是偏向贊成嗎?
天慶帝高坐在龍椅上,對於這些爭論充耳不聞,只等待天幕給出的結果,在他看來這些事物都不過只是皇權的工具而已,什麼好用他自然就支持什麼,有些儒臣不談利益,只談信仰之類的某些堅持他聽了甚至都無法理解。
殷閔則扶額,這……真不是他發明的。
【有道是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但這個階梯實際也是有門檻的,先別說古代沒有義務教育,窮人基本不要想著能夠讀書,哪怕是家境殷實的人家想要讀更多書也沒那麼容易,咱們也都清楚,越是珍貴的資源,越是只會掌握在少部分的人的手中,即便現在也是如此。
世家大族衰頹的好處這個時候就顯現出來了,假如他們還在的話,想要打破教育壟斷的阻力肯定不止一星半點,強行去做,哪怕不會發生點「文官集團的陰謀」這種事,效果也絕對不會太好。】
但即使如此,阻擋著更多人讀書的阻礙卻也不止金錢方面,想要教人讀書,書從哪裡來?即使世家已經沒落,但也不是完全沒了,你去搶人家家裡收藏的書也不太好,紙筆這種必備工具的生產問題,最後還有老師的問題……
天慶帝在聽到天幕說的這些的第一時間,心頭頓時就想到了一連串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解決,想要真正打破教育壟斷是不可能的,除非……
回想起這個兒子未來似乎很長的壽命,老皇帝的臉色頓時又緩和了下來,這件事到底該不該做先不說,慢慢來的話,其實倒也不一定完全不成,不過哪怕不提這些,天幕既然會講出來,那就證明太子未來一定做成了。
其餘臣子則是聽著那句「文官集團的陰謀」,露出了一言難盡的表情。
【方方面面的問題涉及的其實挺多,不過任何事也不可能一步登天嘛,雖說是想讓更多人能夠讀書,可又不一定非要一步到位,那種事情怎麼可能,況且當時的生產力也不允許像咱們現在這樣每個人都能讀書,在當時能認識幾個字會算數,其實就已經算少見的人才了,能夠打破知識壟斷就已經算是件好事。
是以殷閔決定先降低學習門檻,也就是簡化字體,讓文字變的更加容易記憶,拼音則是為了輔助識字和閱讀——古代其實也有類似拼音的事物,也就是反切法,有點類似於現在的學生學外語的時候會用的中文標註和拼音的結合,可相比起音素固定的拼音而言,還是會有不準確的時候。
可雖說東西是拿出來了,想要推廣卻顯然會遭遇阻力,當時就有朝臣強烈反對,一部分呢,是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另一部分呢,則是認為沒必要讓那麼多人讀書,不然誰又去種地呢?況且底下的人讀書開智變聰明了,就不好管理了,這對陛下您也沒有好處啊!】
且不說那些身份地位高者聽到這裡如何作想,認為這樣的考慮不是沒有道理。
也有不少心性天真爛漫,沒有經歷過官場骯髒的文人卻是對這位帝王的理念崇敬拜服不已,並不把那些為官者的考慮當回事。
「有教無類,這正是聖人流傳下來的理念啊!」
也有些人回想起之前看到的畫面,思及這位的為人,又如何稱不上一聲聖人呢?
許多君王哪怕同樣說是仁愛百姓,卻也根本做不到天鳳帝這樣的程度。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