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閔額頭划過三道黑線,但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哭是用在這種地方的嗎?
【可理智卻也告訴他,設立儲君這事確實不好一拖再拖,時間長了就容易生變。首先他年紀都快七十了,在當時已經算是高齡老人,咱們後來的人是知道他壽命長,可當時的人可沒想到他這麼能活啊!哪怕身體看起來硬朗,但這種事誰都說不準,原因嘛……嗯,估計都數著日子等著皇帝駕崩呢。】
怕他死的也很突然是吧?那還真是讓你們失望了。
天鳳帝心中划過冷意,立儲君這種事好聽了說是為了國本,難聽點說的話,便是當時的那些臣子見他這個皇帝老了不中用了,為了利益找起了下家。
可這種事也算人之常情,哪怕他也沒辦法多說什麼。
可另一邊,太子殷慕青聽著那句「數著日子等皇帝駕崩」卻咬起牙關,透過這句話,他仿佛看到了一幅王者將死,身邊卻提前圍繞滿了企圖分食的禿鷲的場景。
這些人,這些人就是看他死了才這麼欺負他父親!
天慶朝。
天慶帝看到這裡也是有些感同身受起來,相比起未來長壽的兒子,在天幕的預知中,他卻是只剩下了六年不到的壽命,被人數著日子等死這一天想必也不會來的太晚。
好在他已經有了一個多半能夠挑起大梁的繼承人,說起來,也不知道太子那邊到底如何了。
【總之儲君之位不定下來大家就很難安心,畢竟皇帝要是哪天死了,下一任老闆還不知道是誰,而大家肯定都希望利益能向著自己,到時候群龍無首就難免會生亂。同時也可能會導致一些人到處投機,把朝局搞得更亂,人心嘛,總有想搏從龍之功的,這並非人力所能控制,哪怕當事人是皇帝。】
【與當初他爹面臨的處境稍有不同,殷釗是放眼望去看哪個兒子都覺得像菜雞,猶豫不決,拖到最後不得不矮個子裡拔個高的,殷閔嘛……他這些個孫子之後幹的好事兒,又是怎麼被他狠狠收拾的先不說,總之當時最終左右權衡之下,他便選擇了優勢更為明顯,同時也是朝堂中呼聲最高的皇長孫殷賀作為皇儲,冊封為皇太孫——而這無疑是個令後來的他後悔的選擇。】
眾人聽到這裡紛紛豎起耳朵,準備好好聽聽皇長孫是怎麼做到讓皇帝後悔的。
【排除性格能力等各方面的問題,皇太孫到底也是出身皇家,不算全傻,皇位還沒到手呢,這個節骨眼肯定不是把狐狸尾巴露出來的時候,總之先把老爺子哄走,等皇爺爺倆腳一離地了,頭頂懸著的劍就關閉了,那不就到了他占領高地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的時候了嗎?】
天幕下,百姓們聽到這兒也是忍不住紛紛唏噓起來,太孫明顯不是什麼有能力的繼承人,可皇帝是好皇帝啊,見皇太孫此等行為,當下便不由有些不平起來。
「陛下英明一世,可誰知孫子卻是這麼個不孝的。」
「太子殿下不是還有其他兒子嗎?不如趕緊換一個吧。」
天鳳帝聽到這兒也不知是氣的還是覺得可笑,竟忍不住笑出了聲,這一個兩個的都盼著他死,還真是好啊!有意思!
他倒沒有多氣,畢竟本就對這些孫子感情不多,只將其作為下一代的繼承人候選看待,自己都沒付出多少感情,自然也不能要求孫子對他有什麼感情。
如果對方當真有能力,權利給了也就給了,但如果沒有……真想要糊弄他可沒有那麼容易。
皇帝的眼中划過一道冷光。
【可殷閔是誰?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策馬定乾坤的皇帝啊!哪怕年紀大了,也絕對不是那麼好糊弄的。本來孫子就是半路出家,和太子從小被他親自帶在身邊培養就不同,是以對於這個孫子一直就都不是很放心,密切關注著,果不其然,太孫這個位置沒坐多久,就因為辦蠢事而遭到了訓斥。】
天幕說著,隨之放出了一道畫面。
【「朕聽說,關於江南一案,你似乎有不同的看法?」
帝王側身負手而立在御案前,夜晚的燭火下,他的半邊神色隱匿於幽暗之中,威儀的聲音不急不緩,令人完全看不透想法。
皇太孫聞言,心頭陡然一陣跳動,這事他明明只與東宮的屬官提起過!
天子對皇宮有如此掌控力倒不稀奇,太孫雖然心頭划過一絲不滿,可帝王刻意提起此事……不知為何,他隱隱有種不好的預感。
可既然皇帝已經問起,那便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是以皇太孫強行壓下這種情緒,心底告訴自己皇祖父或許只是想要考驗他,隨即便開口說道:「是,孫兒只是覺得,這些人到底罪不至死,況且父親若在天有靈,想必也是不願意皇爺爺您因為他而處置這麼多人的。」
自當今皇帝掀起江南一案起,朝野間便不斷有聲音說陛下是因為昭肅太子一事而心生遷怒,認為是因為那些不合時宜哄抬糧價的商人在其中添亂,導致太子為處理此事積勞成疾,這才猝然病逝。
顯然皇太孫也是相信了這些話,才會有今日一事。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