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幕劇透我成了千古一帝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而殷閔是什麼樣的人呢,從他最開始作為楚王的時候,他其實就已經達到了最高的一層精神追求,身份上他肯定不缺衣食住行,安全?別的不說這個人武力值很高。

情感需求不高,除了身邊少數親近的人以外,以他的身份想納多少妃子生多少孩子都可以,沒人攔著,可他沒有,那只能是他不需要。而身份上,哪怕是沒有當皇帝的時候,他在荊州也很受愛戴,不然他死後百姓又怎麼可能給他建廟呢?

所以他才會在退位的時候才會放權的那麼輕易,因為在他看來,自己該做的都做完了,也已經實現了人生的追求,剩餘的時間自然沒必要繼續眷戀權位——從這裡就能看出,這個人其實有那麼點哲學,本質上有點不流於世俗。

當時有大臣不滿淳化帝,便到他那裡告狀,希望太上皇能插手,但他是怎麼說的呢?表示自己已經退休了,不要拿這些事來煩他,意思是你們得聽新帝的,別找我,我不管。

可見哪怕千古一帝應該也是不喜歡上班的,何必為難退休老人再就業呢?】

說到最後,不知為什麼,李華莫名感覺背後仿佛傳來了一股注視,可她身後明明只有神像啊!

第63章

廟外的石階上, 有路過的信眾見那名掃地的青年突然停下動作,臉上似乎露出了點一言難盡的神色,不由關切道:「你是遇到什麼難事了嗎?」

青年嘆了口氣:「沒什麼。」

就是被當面講這些, 確實有些不太適應。

同時, 殷閔也終於依稀想起這個女孩是誰了, 上一次對方就是這樣在他墳頭上講話的,只不過因為李華也不是第一個這麼幹的人, 畢竟這年頭拍視頻的人很多, 所以當時他只遠遠瞄了一眼, 就沒再理會, 卻不曾想對方竟然還追到了家裡來繼續。

廟裡, 方才的感覺一閃而過, 李華便也只當這是錯覺, 畢竟背後又沒人, 難道神像還能盯著她看嗎?況且她又沒說當事人的壞話,還一直在吹呢,嘿嘿。

於是繼續直播。

【當然, 我說這麼多也不是只為了證明殷閔不喜歡上班, 而是從他退休前後的態度就能夠看出,這個時候他的心態明顯已經變了, 算是在卸下了責任之後回歸本真, 前半生實現了精神追求,於是剩下的時間, 他就為了自己而活, 因此在退位之後的不久, 殷閔便開始到處雲遊。

大臣們哭天喊地,當真不捨得太上皇走的不是沒有, 畢竟儒家一直以來灌輸的就是忠君愛國的思想,再說您老歲數都這麼大了,出遠門也不安全啊,萬一把自己玩沒了咋整,要不就別折騰了?

再不就是出於政治考慮,不想聽新帝的,就想把太上皇留在京中繼續拿主意,不過以上兩種當然都沒成功,所以退位後不久殷閔就微服出訪到了民間。】

天幕下,李華的這番話聽的不少人甚至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天幕上的太上皇在身為楚王時就已經如此,甚至還又膽子敢到難民中義診,更別說如今的太子了。

……突然有種自己等人和太子相比,就成了俗人的錯覺。

不過也有人越發感到欽佩,帝王能做到這種地步,當真是世上獨一份了。

【微服出訪,咱們聽著可能跟電視劇似的,雖然也的確有導演拍過殷閔微服出訪的故事,但在歷史上這種情況各個朝代其實都有,並不只是戲劇里的情節,主要也是皇帝為了體察民情。

說起這個,當時殷閔從京城出發,後來一路輾轉來到福州柳泉縣,就遇上了這麼一樁案子,因為當地地處貧瘠,古代交通又不是那麼方便,收入主要靠食鹽,但因為官鹽在質量上沒有私鹽好,價格還更貴,百姓們就普遍不願意購買。

鹽賣不出去,財政收入減少,相關提成也沒了,這肯定不行,於是地方官員就想個損招,只要百姓交了買官鹽的錢(拿不到鹽),再買私鹽他們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管了——正常來說肯定是不讓你買賣私鹽的,這在當時是重罪,因為鹽業是由政府嚴格把控,不過有些事肯定不可能那麼一絲不苟就是了。】

太宗朝。

天鳳帝聽到這裡,面容不由帶上了一絲冷厲,這些貪官還當真是殺之不盡,竟敢如此盤剝百姓。

許多百姓聽到這裡也是罵爹罵娘,不給鹽還要交錢,完了之後還要自己單獨買鹽,這狗官怎麼不去死!

【貪官污吏這種存在肯定是什麼時候都沒辦法斷絕的,這個招數一出,隨著流進口袋裡的錢變多,當地官員就更是吃到了甜頭,有道是財帛動人心,狗膽自然也隨之上漲,於是接下來的每年官鹽的價格都隨之上漲。

百姓們不堪承受,自然不願意交錢,可當地的官府卻採取起了強制措施,不交錢就要抓人坐牢。於是當時便有人一氣之下狀告到了福州知州那裡,可誰知道這些人都是一夥的,柳泉縣壓榨百姓的錢福州知州自然也有分成,所以就將這件事交給了柳泉縣這邊處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