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窮秀才和他的侯門小夫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如果寧哥兒喜歡武將,他們也就不用為了他的婚事那麼發愁了。

謝母沒搭理他,把資料全看完了,才抬頭瞥了他一眼:「咱寧哥兒喜歡,他喜歡最重要。」

大兒媳張氏接過謝母手中的資料,說道:「我瞧著這人挺好的,既長得俊俏又有學識,不如先讓寧哥兒去見見?我們說得再好也沒用,還得寧哥兒滿意才成。」

第11章 巨浪

謝母眉眼微皺:「若是寧哥兒看上那陸川,陸川沒看上他怎麼辦?豈不是會讓寧哥兒更傷心?」

寧哥兒本就因為那個連英傑低沉了好幾個月,若是再被拒了,不知道他會如何難過。

相看人這事還只是他們幾人知道,也不能先找陸川說,怕壞了寧哥兒的名聲。

永寧侯瞪圓了眼睛:「我看誰敢?!!我家寧哥兒這麼好,誰不喜歡啊?!!」

謝母簡直沒眼看,也就他這個當爹的,看自家哥兒什麼都好,雖然她也覺得寧哥兒很好,但也不至於像永寧侯這般盲目。

寧哥兒整天舞刀弄槍的,既不會刺繡,也不懂詩詞歌賦,沒有一絲大家哥兒的模樣。唯一出挑的就是相貌,可這相貌太艷麗了,不符合大眾對當家主母的期待。

謝明也跟他爹一樣:「就是,敢瞧不上我們寧哥兒,看我不讓他嘗嘗我的厲害!」

大兒媳張氏說:「二弟可別激動,還沒到這一步呢!現下還是先讓寧哥兒去看看吧。」

幾人討論來討論去,最後還是謝母拍板,讓謝明帶寧哥兒去茶館聽說書,順便瞧一瞧那個陸川。

之後永寧侯有些公務要去處理,謝明要去跟寧哥兒說明天帶他出門的事,屋子裡只剩謝母和大兒媳兩人。

謝母嘆了一口氣:「也怪我,不然如今寧哥兒的婚事也不會如此艱難。」

張氏勸慰道:「這也不是母親的錯,說到底還是我欠了寧哥兒的。」

謝母拍拍張氏的手,苦笑道:「與你無關,我是寧哥兒的母親,沒有照顧好他是我的責任。」

張氏知道無法勸解婆婆的心結,還是得寧哥兒以後過得好,她才會徹底放下。

當年謝家剛剛從北疆到京城,永寧侯忙著交接;謝博在邊疆立了功,被特許進北大營,每月才休沐兩天;謝明年紀尚小,被送進了武學讀書。

張氏在回京途中,身體不適,請了大夫才發現懷了孕。當時謝博已與張氏成親好幾年了,肚子沒有一點動靜,這是他們的第一個孩子。

因為趕路,到京中時,到底是動了胎氣,需要靜養。謝母一個人既要打理宅院,又要照顧兒媳,就忙不上關心寧哥兒了。

但孩子需要朋友,需要社交,需要讀書。

謝母的娘家就在京城,當年嫁給永寧侯沒多久,便隨永寧侯駐守北疆,多年不曾回家。

柳家是書香世家,家中子弟雖然沒出多大的官,但家學淵源,家中設有族學。

族學中還有女學,家族中或者親戚朋友的女兒哥兒都可以送來,謝母便把寧哥兒送到娘家的女學中讀書。

就是這一送,送出問題來了。

謝母出嫁前,與娘家嫂子李氏不是很對付,不過她很快就出嫁了,也沒產生多大矛盾。

當年的永寧侯還是個小將,沒有柳家勢大。沒想到過了二十多年,當年的小將成了侯爺,品級比他們柳家所有在朝當官的爺們都高,謝母還被封二品誥命夫人。

李氏不是一個心眼多大的人,面對謝母這個曾經不是很對付的人,誥命比她還高,她還只是個五品宜人。心裡恨得牙痒痒,卻還要笑臉相迎。

謝母出嫁二十多年,早已忘記了當初的齟齬,哪裡想到娘家大嫂如此小心眼。

寧哥兒在邊疆長到七歲,沒正經讀過書,而且邊疆民風彪悍,女子哥兒個個都彪悍,跟京中格格不入。

李氏的女兒也在族學中讀書,便處處貶低寧哥兒,粗俗、無禮、沒規矩這樣的字眼時時刻刻烙在他身上。

當時的寧哥兒還只是一個七歲小孩,哪裡懂得這些,心智還沒強大到能無視這些言語。

寧哥兒就這樣從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孩子,變得沉默寡言。

當時張氏已經生了謝瑾,謝母又忙著照顧小孫子,這樣的情況持續了一年多。

還是從武學休沐回來的謝明發現了不對勁,幾番追問之下,寧哥兒才說出了實情。

結果就是寧哥兒被接回了家,謝母與娘家決裂,不相往來。

謝家人對寧哥兒都很愧疚,都認為是自己疏忽,才會讓寧哥兒遭受這些這麼久。

謝母還讓人從北疆把寧哥兒以前的玩伴找來,就是白玉和荷花,在一家人的寵溺之下,寧哥兒恢復了幾分從前的樣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