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某與榮齋先生來往不多,跟你們一樣,只聽了一半。」
席東嘆了一口氣:「那就只能等過幾天,出書了就知道了。」
蘇幕說:「我也想知道,那梁公子娶了珍娘,但心裡想的卻是蘇小姐,不知道最後會如何選擇。」
席東說:「可千萬不要像之前那些話本一樣,梁公子共享齊人之福,那就落了俗套了。」
陸川笑道:「那倒不會,我聽榮齋先生大致說過,珍娘和蘇小姐姐妹倆,是不會共事一夫的。」
席東拍了拍胸口:「那就好。」
幾人閒聊沒多久,上課鐘聲就響了。
在陸川痛苦地上課時,謝寧在家把《珍娘傳》看完了,看完結局的他大呼精彩。
雖然之前陸川大致說過《珍娘傳》的結局,但文字表現出來,卻更震撼人心。
現在住的宅子,修葺的時候,謝母特意讓人給修整出一塊空地,專門給謝寧練武用,比謝家的演武場小,謝寧一個人也夠用了。
謝母嘴上說著不希望自家哥兒練武,但她知道寧哥兒喜歡,還是默默在陪嫁的宅子裡為他準備了練武的地方。
謝寧難過了喜歡耍大刀,高興了喜歡甩鞭子,橫豎就是要活動一番。
謝寧看完《珍娘傳》,結局特別符合他的預期,當即高興得拿出回門那天帶過來的鞭子,在那片空地上耍起來,虎虎生威。
白玉荷花等人完全不敢靠近。
一身蠻力無處可使啊。
謝寧耍完了鞭子,又看完了《珍娘傳》,心中一片空虛,想來想去都沒事幹。
家裡的事情,齊管家和白玉打理得井井有條,完全不需要他費心。
後來想想還是去整理他的嫁妝吧。
謝寧陪嫁了兩個莊子,三個鋪子。
莊子太遠,而且每年的收益都差不多,每年收糧時巡查一次便可。
謝家陪嫁的三個鋪子,一個是糧油鋪子,一個是雜貨鋪子,還有一個是書鋪。
陪嫁糧油鋪子,是因為他們在北疆的時候,缺糧餓過肚子。哪怕現在到了京城,豐衣足食,還是有隱憂,開一個糧油鋪子,以後就不怕缺糧了。
雜貨鋪子主要是謝家有貨源渠道,可以拿到優質的貨品,謝寧不用多費心,只要不被人矇騙,收益是穩定的。
書鋪是當年謝寧跟連英傑定親後,謝母特意開的。既然寧哥兒未來的夫婿是個書生,他們武將出身,沒有什麼文氣,開個書鋪沾染些書香氣也好。
現在寧哥兒嫁的雖然不是當初的那個人,但現在的夫婿還是個書生,以後用書從自家書鋪直接拿,倒也方便。
謝寧打算去書鋪看看,有什麼科舉書可以給陸川用,自己順便看看有什麼新奇的雜記。
和陸川不同,謝寧用完午膳,美美地睡了個午覺,才起身準備出門。
陪嫁的書鋪叫墨雨書鋪,名字跟翰墨書局有些相像。
在大安朝,書局相當於是現代的出版社,書鋪相當於是書店,只能代售書籍,沒有出版書籍的資格。
大安朝建國一百五十餘年,百姓安居樂業,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長,話本小說空前發達。
以前書鋪也是能出版書籍的,但書鋪競爭激烈,為了搶生意,出版了不少奪眼球卻下作的書籍,還有些印刷了傳播邪教的書籍。
整個書籍市場一片混亂,好書爛書混在一起。
有大儒覺得這樣不行,便上書先帝,先帝看完大儒的上書,也覺得書籍市場混亂不堪,不管不行,遂下令官府把那些下作和傳播邪教的書籍銷毀。
再令官府管控出版,只有得到官府同意文書的書鋪,方可出版書籍。
慢慢地,能出版的書鋪變成了書局,只負責出版批發不零售。
京城有三家書局,翰墨書局主要出版雜記話本小說類書籍,青柳書局主要出版科舉用書和舉子名人的詩集文章,最後一家書局是在翰林院名下,主要印刷朝廷文書、邸報以及翰林院編撰的書籍。
墨雨書鋪內,掌柜的正在向謝寧介紹書鋪的經營情況。
「公子,我們書鋪分為兩個區域,一邊賣雜記話本,一邊賣科舉用書。兩邊分開,有需求的客人可以往自己想去的區域找書。」
「還有一些讀書人,買不起整本書,我們書鋪也設了桌椅,可以讓他們在店內抄寫,自己抄寫的書籍,跟印刷的相比,可以便宜一半價錢。」
謝寧點點頭,陳掌柜打理得不錯。
之後陳掌柜拿來這一年來的帳本,謝寧翻看起來。
出嫁前那段時間的學習,還是有點用處的,至少謝寧能夠看得懂帳本了。
不過謝寧算數不行,對帳本比較慢,看了一本帳本了,他果斷決定帶回去,在家慢慢核對。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