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窮秀才和他的侯門小夫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今兒的宴會主要是宴請各家主母和千金,也不光是為了她家孫輩,其他人家也可以在宴會上尋摸合適的兒媳人選。

這場宴會辦得很是盛大,京中四品以上官員的夫人都被邀請了。

謝家沒有待嫁的女兒哥兒,二兒子已有了未婚哥兒,孫輩又還沒到年紀。本不在邀請行列里,但謝博如今在京中炙手可熱,也不好特意略過謝家。

謝母主要是不好拒絕珍華公主,便帶著張氏來赴約,就當看熱鬧了。

本來一開始花廳里的氣氛還不錯,能參加宴會的,大多都在其他宴會上見過,謝母也有幾個交好的夫人。

張氏作為永寧侯府的世子夫人,主動接過與他人打交道的棒子,讓婆母能輕鬆地和好友聊天。

聊著聊著,不知是誰說起了《珍娘傳》這本書,謝母一下來勁了。

謝母說:「這書太有意思了,昨兒一直熬夜看到結局,快天亮才睡下,這結局太出乎意料了。」

兵部尚書府的王夫人點頭附和:「我也是,熬夜看完了。這書還是我那不成器的二兒子買來的,說是他妹妹想看,還順便給我也買了一本。」

王夫人說著還捂嘴笑了笑,顯然很滿意兒子時時惦念她這個母親。這二兒子雖然不成器,但是孝順啊。

大學士府的唐夫人含笑說:「我這本也是兒子給買的,說是同窗家的姐妹都愛看,特意買來孝敬我的。」

這位唐夫人正是唐政的母親,他家中沒有姐妹,本來還想不到這一層,也是聽蘇幕他們提起,才想起要給母親送一本解解乏。

這兩位夫人性情豁達,爽朗大方,與謝母相處甚好。若非他們兩家沒有娶哥兒的打算,當初謝母還有過把寧哥兒嫁入王家或者唐家的想法呢。

謝母的想法很簡單,這兩位好友性情好,都不是個磋磨人的,寧哥兒在嫁人後多是在後院,與婆母相處時間最長,寧哥兒嫁過去後肯定不會多難過。

可惜,謝母剛透露出一點意思,人家就以兒子更喜歡女子委婉拒絕了。

後來謝寧與連英傑定親,連母那時還裝得很慈祥,也還算滿意。謝母便也沒跟這兩位夫人疏遠。

正在專心上課的陸川,並不知道自己的小夫郎差點還和唐政定親了,不然這朋友都要做不下去。

謝母感嘆道:「這珍娘可真是個奇女子,正如書上寫的,自立自強,敢愛敢恨。」

王夫人說:「沒錯,堅韌不拔,一個弱女子便能撐起一個蘇家,可謂是個自強不息的人。」

唐夫人溫婉一笑:「她的姐姐蘇小姐為人也不錯,明理大方懂分寸,自己妹妹與梁公子成婚後,主動退讓,避開不再理梁公子的糾纏。」

能與謝母相交的人,都是志同道合之人,對書中的這兩位女子都持讚賞的觀點。

在三人討論得正歡時,突然一個聲音插了進來。

「那珍娘不過就是個不知廉恥的女人,有什麼好值得讚賞的!」

謝母三人循聲望去,梁王妃正立在不遠處,身旁是她的女兒福壽郡主。

福壽郡主還連連點頭,張揚又高傲地附和:「正是,跟某人一樣!不知廉恥!」一邊說著還一邊看著謝母。

福壽郡主和謝寧的矛盾,在整個京城的權貴圈子裡都是有所耳聞的,這時又專門看著謝母,怎能不讓人聯想到謝寧。

謝母皺眉,嚴肅道:「不知郡主說的是誰?」

她可不能讓福壽郡主這一個小丫頭隨便污衊寧哥兒的名聲,若是當沒聽見,人家只會當是在說寧哥兒,而她作為親娘卻不反駁,更是坐實了。

一般聰明人,此時聽到這話,就該隨便胡謅一個人名,不至於讓場面太過尷尬。

但福壽郡主可不是個聰明人,她若是聰明,就不會屢屢激怒謝寧,導致自己多次被扯頭花。

她還以為自己多聰明呢,梁王妃對她很一般,對兩個哥哥卻很好,雖然有重男輕女的成分在,但更多的原因是她太蠢了。

即便福壽郡主是自己的孩子,她也見不得這麼蠢的孩子是自己生的。

索性是個女孩,又長到這個年歲了,準備份嫁妝把人嫁出去,到別家去禍害別人。

福壽郡主冷笑:「本郡主說的正是謝夫人的好哥兒,謝寧!」

這下除了謝母之外,王夫人唐夫人甚至梁王妃都倒吸了一口涼氣,特別是梁王妃,隨便譏諷幾句,指桑罵槐,在京城貴婦圈中都是常有的事。

只要不撕破臉皮,一切都還有轉圜的餘地。雖然梁王府跟永寧侯府的關係不好,但也沒到撕破臉面的地步。

沒想到這個女兒竟直指永寧侯府的哥兒不知廉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