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窮秀才和他的侯門小夫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蘇元到了涼州府後,就接管了這一帶的賑災事宜,災民們很快就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條。

百姓們的願望很簡單,只要能生活下去,沒有人會想要和官府作對。賑災隊伍一到,便給他們發了不少糧食,還有免費的熱水可以領。

雖然還是不能進城,但也多發了些帳篷,讓他們勉強能住得下。

至於那些野心之徒,少了普通百姓當幫手,計劃被破壞,只能放棄了。但他們還是氣不過,專門混在人群里搗亂,挑撥災民的情緒,企圖引起混亂。

謝博抓了不少這樣的人,按理說是要以擾亂治安的罪名收押在監,但這樣反而讓他們能夠吃上飯,還不用勞作,對那些以工代賑的災民不公平。

索性把他們都拉出去,鏟雪通路,有軍士和災民監視著,他們也不敢做點什麼,還要更加努力才能吃上飯。

涼州府靠近北疆,邊線有北疆軍防守著,謝博便去涼州衛借了些人手,分別去巡查各個縣城。

有些偏僻的村子,整個村子的人都死光了,外面還不知道。等到來年春天化雪,屍體腐爛,被飛禽啃食,再帶到別的地方,很容易引起瘟疫。

這種事情以前也不是沒有發生過,所以官府才更應該加強巡邏,受災嚴重的村子,還要發放糧食和衣物。

謝博今天來的三麼村就是這樣一個村子。

那十幾個人的小隊回到村口,為首的什長向謝博稟告:「將軍,沒發現什麼活人的蹤跡,連屍體也沒發現,屬下令人把雪鏟開,發現裡面的鍋碗瓢盆都不見了。」

聞言謝博緊皺的眉心舒展了一些,按照這個情況,這裡的村民大概是有自己的應對方法。

村子裡沒有大的建築物,估計都擋不住連綿的暴風雪,村人早早轉移了。

這時往另一個方向去探查的小隊也回來了,都表示沒有發現人跡。

謝博吩咐:「你們到附近的山裡找找,三麼村的村民估計是躲進了山里。」

這時一個人冒出了出來:「大人,這個我知道,三麼村的後山上有一個很大的山洞,冬暖夏涼,他們估計是去那個山洞裡去了。」

這人是長河村的人,是來給謝博他們領路的。

聽了這話,軍士們在長河村村民的帶領下,找到了山洞入口,果然看見了很多人,老老少少都擠在一個山洞裡,摩擦頻發。

當時正好有兩個婦人在吵架,她們身後還各自站著幾個青壯年,看上去戰爭一觸即發,被謝博他們的到來給打斷了。

看到穿著盔甲的人,他們瑟瑟發抖,直接跪地求饒,就別說打架了。

三麼村雖然地處偏僻,但也有人到過縣城,官府也會派官兵來徵稅。所以在他們眼裡,穿盔甲的就是官兵,平民百姓最怕官兵了。

長河村來的那個村民趕緊上前解釋,他以前也到過三麼村,大家都認識他,他再三強調,眾人才信了他的話,知道官爺不是來找他們麻煩的。

眾人面面相覷,最後一個老者走了出來,正是三麼村的村長,及時組織村人來山洞生活,就是眼前這位睿智的老人的主意。

謝博向村長問了村子裡的傷亡情況和糧食儲備情況。

兩人一問一答間,很快就把村子的情況給摸清了。山洞暖和,也不用過多的柴火就能度日,村民的糧食和鍋碗瓢盆都搬了上來,夠他們生活許久。只是村子裡鹽儲備不夠,有些缺鹽。

臨走前謝博讓村長組織人手,到長河村集合,可以到縣城裡買鹽,沒錢的人可以到官府做工,再換取物資。通往縣城的道路已經通了。

三麼村是謝博在這個縣城巡查的最後一站,結束後就領著人回了涼州府。

城門口已不復剛來時的亂象,被蘇元打理得井井有條,所有能活動的災民,都被他安排去鏟雪通路了。

至於老弱,則被他安排進了城裡居住,他們的身子比不得青壯年,住在帳篷里容易生病,在蘇元來之前,就已經有不少人病死了。

涼州的知府是個平庸膽小的人,蘇元一來就把權力都交給了蘇元,戰戰兢兢地在他手下幹活。

涼州的商戶在蘇元這裡討不到好處,還被他算計出了幾套宅子,用來安置災民。

謝博帶著人馬一路暢通無阻進了城,剛到府衙,他留在涼州府的親兵就湊了上前。

「將軍,今兒侯府派人送了些東西過來,還送了幾個人。」

送人?送東西送信可以理解,送人是什麼意思?

謝博不解,問道:「侯府來的人呢?」

親兵說:「屬下把人安置在您院子裡了,領頭的似乎是侯府的三管家。」

侯府的三管家姓楊,以前是跟著永寧侯打仗的下屬,後來傷了身子,不能再上戰場,便到了侯府當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