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窮秀才和他的侯門小夫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梁王哭訴道:「宗人府那些人哪敢剋扣王府的食邑,全是這大安周報在胡謅,老二做生意確實是不行,可也不至於剋扣那點工錢!」

「都是那些賤民貪心不足,知道了東家是王府的主子,想多要些工錢。老二當然不會給,就讓人把他們趕走了,不料被大安周報的人看見了,便添油加醋造老二的謠!」

聖上聽著這話,怎麼也不相信,蕭訓這個堂弟的名聲他早有耳聞,性情暴虐,剋扣工錢將人暴打一頓這種事兒,是完全有可能發生。

王公貴族、世家子弟,他還能不知道這些人私底下是什麼情況嗎!

聖上思考的時間有點久,梁王沒忍住,又開始了控訴,於是就出現了開頭那一幕。

聖上聽著也有點道理,宗室與皇室一體,宗室名聲壞了,與皇室名聲也有礙。

被梁王這一通話說得心煩,聖上有些不耐煩地說:「行了,皇叔的意思朕明白了,稍後會給你一個答覆。」

梁王雖蠢,但能活這麼久,讓兩代皇帝禮遇有加,還是很會看人眼色的。

此時聖上心情明顯不好,而且已經答應了會給個答覆,他就識趣地退下了。

聖上心情當然不好,他是一個勵精圖治的君主,平日裡吃穿節儉,為了縮減開支,一直沒有選秀。

聖上如此作為,就是想當一個明君,偏生宗室還有一堆拖後腿的,他堂堂一個皇帝,卻要給這些宗親掃尾擦屁股。

估計這大安周報上寫的,確有其事。

聖上沉吟片刻,吩咐道:「王勤,你去查一查,這新聞上寫的到底是怎麼回事?」

王勤應是,然後安排了個小太監伺候,便退出了文華殿。

其實聖上偶爾有空也會看看這大安周報,上面的新聞故事,可以讓他了解百姓的生活。也算是一種娛樂的方式吧。

最近因為蘇元謝博回京,朝中事務繁多,也有段時間沒看報紙了。

皇宮裡發生的這一幕,報社眾人並不知道。

最近沒了京城周報的衝擊,大安周報的銷量上漲了,甚至比之前還高。

很多來往京城的商人,都知道京城最受歡迎的是什麼,想帶點報紙回去販賣。

報紙的占地不大,價格便宜,對這些商人來說就是順手的事兒。

其他書鋪的報紙存量並不多,那些商人乾脆直接找到報社,直接向報社下定,還能更便宜一些。

於是陳掌柜又得多招幾個印刷工,之前大安周報大賣的時候,他就已經擴招過一次,這次銷量更是翻了不少。

報社的發展蒸蒸日上,明天就要出新一期的報紙,來報社下定的商人還不少,報社為此專門騰了一間屋子,撥了一個人手,負責給外地商人下單。

還有些商人要求從第一期到最新一期的報紙都買了,陳掌柜簡直要煩死榮齋先生,看到他上門就頭疼。

翰墨書局如今又要印新報紙,還得加印前面的報紙,忙得不可開交。

謝寧坐在他辦公的房間裡,欣賞著新一期報紙的稿件,這次的新聞稿件是他親自寫的。

自從賑災隊伍回來後,謝寧就經常去採訪跟著謝博去賑災的人,採訪他們賑災過程中的所見所聞。

謝寧便把這些所見所聞,編輯成故事,讓大家都知道其他地方的百姓是怎樣生活的,他們對待災害,又是怎樣的無力。

榮齋先生對這個故事讚賞有加,覺得這一期的報紙,能跟第一期報紙相媲美。

聖上看了,也是感觸頗深,他居廟堂之高,即便底下有奏摺,也不會上報這些百姓瑣事。

王勤去查了梁王所說之事,發現報紙上所說基本屬實,蕭訓剋扣工錢確有其事,也確實是踹傷了人,而且拖欠的還是一些乞丐的工錢。

聖上當了兩年皇帝,本以為養氣功夫已經被朝事磨得還不錯,卻還是被王勤的話氣得不行。

梁王竟然還有臉來找自己做主?!!

早知他們父子不成器,沒想到還能做出此等欺壓百姓之事,如今還想顛倒黑白,若不是為了皇家的名聲,他真想直接罰他們一頓。

而且蕭訓居然想辦報紙,用報紙來掌管輿論,來扭轉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形象,這才是聖上不能忍的。

也是因為這,聖上才意識到,平時當娛樂看的報紙,還能掌管輿論,那豈不是幕後之人想在報紙上寫什麼,百姓們就會信什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