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看他們繼續互捧下去,陸川出言打斷:「寒暄夠了我們就去看新農具吧,今天的主題是新農具。」
蘇幕點頭贊同:「沒錯沒錯,唐政你小子不聲不響琢磨了新農具出來,能耐了你!」
席東說:「虧我們還以為你真是來莊子上讀書的,沒想到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呀。」
他就說唐政這麼喜歡玩木工,怎麼會突然到莊子上讀書,看他那樣又不像是懲罰,原來都是他的計策啊。
唐政這些日子在莊子上,除了琢磨新的農具,也會經常下田地,現在的他少了眉宇間的浮躁和迷茫,多了一絲堅毅。
能專研他喜歡的格物之道,沒有以往那種玩也玩不開心的感覺,整個人都開朗了不少。
唐政一臉驕傲:「跟我來吧,讓你們見證一下什麼叫格物!」
蘇幕和陸川對視了一眼,看來唐政變化挺大啊。
陸川點頭表示贊同,這是好事不是嗎?
確實是好事,看到好兄弟這樣開懷,蘇幕也為他開心。
唐政帶領幾人來到一處旱田旁,他做好的新農具正放在田邊。
蘇幕和席東率先圍上去,上下左右看了一通,沒看出什麼來,訕訕地走到旁邊,把位置讓給陸川他們。
也不怪他們看不出區別來,他們自小生活富貴,從沒下過地幹過農活,自然沒見過農具。
唐政雖然和他們一樣,但他因為喜歡木工,對曲轅犁這種木工是研究過的,所以當初說要改良農具,他才能那麼快做出設計圖來。
劉揚也見過農具,他爹是戶部郎中,主農耕,他跟著看過不少。有些地方的百姓窮苦,有些大型農具買不起,當地官府會給他們租賃農具,待收成後還錢給官府。
他瞧著這新農具和曲轅犁外形有些區別,但不知用起來怎麼樣。
陸川也不知道,他前世生活在城市,沒見過別人耕地,而且現代化農耕,都是用機械的,哪裡見過曲轅犁這麼原始的農具。謝寧就更不用說了。
還是唐政這個研究農具研究了幾個月的人最熟悉。
唐政介紹:「我研究的這個新農具,跟現在所用的曲轅犁相比,用力更輕省,而且還有碎土的功能。正常的曲轅犁,需要一頭牛或者兩個成年男子才能拉動,犁出來的土是一塊一塊的,需要反覆犁才能把土犁碎。而這個農具,只需要一個人拉就能拉動,還能順便碎土。」
劉揚飛快地在腦子裡計算,單用人力耕作,曲轅犁至少需要三個人合力,兩人拖拽,一人扶犁。新農具則需要兩個人即可,可以省下一個壯勞力,而且扶犁之人不需要多大力氣,女子哥兒亦可。
若用上這個農具,同樣的時間,至少能多耕二分之一的農田。
大安良田不多,荒地不少,若能省下三分之一的勞力,便能多開荒一些田地,百姓們就能吃飽肚子了。
劉揚在心裡暗自震驚,介時能收上來的稅收,定會比現在多,至於多多少,他就算不出來了,畢竟各地的種植情況都有不同。
至於耕牛,他沒算過這個,大安各地普遍缺耕牛,只有北方一兩個省份,境內有草場,可以養殖牛羊。
謝家人冬天時吃的牛羊肉就是從北方運來的,都是凍肉,過了冬季就沒了。
朝廷也不是沒想過北牛南調,但草原的牛基本是肉牛和奶牛,在勞作方面比不得黃牛和水牛。
而且容易水土不服,光是運輸途中,牛的死亡率就不低,好不容易到了南方,勞作能力還不如當地的驢和騾。
因為長途運輸,加上路上的損耗,價格比當地的黃牛水牛還貴,老百姓完全不買帳。
所以現在大安很多地方,牛還是管控物資,不能隨意宰殺。
蘇幕和席東想得就沒有劉揚這麼多了,他們聽到這個數據,就開始發出陣陣驚嘆。
「原本需要兩個人拉的曲轅犁,現在居然只要一個人就行了?」
「省了這麼多力氣?我瞧著跟曲轅犁區別也沒多大啊?」
為了更好地做對比,唐政特意讓人把曲轅犁放在旁邊,一會兒可以做對比試驗。
謝寧沒說話,但他眼裡也滿是驚奇,用手摸了摸新農具,甚至還抱起來掂了掂。
對此唐政表示震驚:「謝東家,沒傷到你吧?」
謝寧左右看看,疑惑道:「為什麼會傷到我?」
唐政訕訕道:「這犁很重的,跟曲轅犁的重量差不多,有一百多斤,成年男子才能勉強抱起。我怕你用力過度拉傷了。」
至少唐政自己是沒法挪動的。
陸川笑道:「唐兄不用擔心,寧哥兒常年習武,力道大著呢。」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