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大人臉上的笑容深了幾分。
高大人表情平淡地朝幾人點了點頭,便施施然出了屋子,忙自己活兒去了。
好像楊仕坤和陸川這兩個榜眼探花,一點兒也不重要似的。不過在翰林院裡,也確實是不重要。
大安朝每一屆的一甲三名,都會進入翰林院,就現在的翰林院,光是狀元就有好幾個。
榜眼探花在百姓眼中是多麼了不得的榮耀,在翰林院卻只是一個普通的稱號,沒什麼值得特殊對待的。
錢大人樂呵呵地說:「兩位便是今科的榜眼郎和探花郎吧,本官這裡平日裡也沒什麼大事兒,主要負責文獻編修工作,你們不用太緊張。」
本來楊仕坤作為榜眼,應該先搭話的,但他實在是太過社恐緊張,不知道該回些什麼。陸川心內嘆了一口氣,接過話茬。
「我二人在您麾下幹活,您就是我們的上官,不管活兒多還是少,您都盡可吩咐我二人。」陸川臉上堆滿了笑容,有討好的意味,卻不見一絲諂媚。
楊仕坤站在旁邊連連點頭,只要不用他說話,陸川說什麼都贊同。
錢大人愣了一瞬,很快就反應過來,笑道:「既然你們都這麼說了,就先看看桌上的書籍吧,先熟悉熟悉,本官再給你們安排活兒。」
陸川應下,和楊仕坤分別在空著的兩張桌子旁坐下,桌上各自放著十幾本書籍。
錢大人也不再管他們,自顧自地做自己的事情。
陸川鬆了一口氣,看來錢大人這個上官還不錯,以後在翰林院的日子應該不會太難過。
今日來到翰林院沒多久,便有人引著他們四人去拜見了翰林院的最高長官,翰林學士高大人。
高大人對著陸川和楊仕坤表情很是平淡,但對王允知和嚴易華的態度就不一樣了,笑容和煦,恨不得把兩人當子侄一樣。
王允知是翰林院試講大學士王大人的兒子,和高大人是同級別的同僚,他只要不想得罪王大人,自然會對他多幾分耐心。
嚴易華是當朝閣老嚴閣老的孫子,都不用嚴閣老打招呼,這位高達高大人自己就知道怎麼做了。
陸川對此沒什麼感覺,對他來說,科舉當官是為了自家夫郎,倒也沒有那麼大的官癮,一定要往上爬。所以高大人的區別對待,他一點兒也不在意,只要沒有針對他就行。
楊仕坤就更不用說了,那是恨不得沒人關注他。
陸川滿打滿算也只見過他兩面,之前還真沒注意到,這位榜眼還是個社恐,依他看,楊仕坤這性子,還真不太適合當官。
王允知是狀元,被授予從六品編撰,被分到了王大人麾下,父子同朝為官,也不失為一樁佳話。
嚴易華被授予從七品檢討,主要負責修國史。
陸川和楊仕坤是正七品編修,又同樣沒什麼背景,被分在了同樣清閒的錢大人手下。
也別說什麼陸川是永寧侯的兒婿,就算是永寧侯的親兒子來了,在翰林院也不管用。
在翰林院裡,大家基本都是和文墨打交道,大多數是各干各的活,沒有什麼特別需要社交的。
據陸川的觀察,翰林院大多數官員都是在看書偷閒,有些喜歡看典籍,有些喜歡看閒書,還有人偷偷在看大安報紙,總之都很清閒。
得出這個結論後,陸川眼睛都亮了幾分,這翰林院不失為一個鹹魚躺平的好去處。
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沒有事情做比有事情干更讓人痛苦。沒有事干意味著上官不看重,沒有表現自己的途徑,也就沒法往上爬。
但對陸川不一樣,他不想當什麼大官,只想當個小官,和謝寧平平淡淡地過日子。
一上午的時間,陸川也沒幹什麼,翻看著自己桌上的書籍,都是各朝各代的典籍。
這典籍跟他讀書時看的課外延展書差不多,當時還要應鐘博士的要求,寫自己觀點和注釋。
可能是習慣了,此時看到這些書籍,陸川不僅沒有生厭,反而有股熟悉的親切感。
時間很快過去,陸川感覺沒過多久,就到了用午膳的時間。
翰林院是有小食堂的,中午包吃一頓,就是味道有些難吃,菜品也有點素,陸川這麼不挑的人,都有些食不下咽。
「還是快點吃吧,用膳時間並不長,翰林院就這伙食,若是不喜歡吃,就少吃點。」
王允知夾起一筷子豆芽,面不改色地塞進嘴裡。
眾所周知,翰林院是清水衙門,朝廷撥下來的經費有限,伙食自然好不到哪裡去。
都說翰林院清貴,確實是清貴,就是太清水了些。
陸川往嘴裡塞了一口飯,邊吃邊想,要不明天讓人送飯過來?橫豎從家裡到翰林院也花不了多少時間。
像是看出了陸川心裡的想法,王允知說:「你趁早給我打住!」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